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市农机办主任秦大春在2012年重庆市农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04-25   来源:重庆农机信息网   

同志们:

  今天召开2012年全市农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全国农机化工作会及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目标任务,分析新形势,科学谋划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路子。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重庆农机事业发展极不平静的一年,我们面临整肃队伍、推动工作、重拾信心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一年来,在市委农工委、市农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勇拼搏,克难攻坚,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农机化发展形势好于预期,实现了"十二五"农机化的良好开局。

  --农机化综合水平持续增长。2011年我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00万千瓦,同比提高4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0%以上,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农机装备总量稳中有升。去年全市共推广各类补贴机具186829台(套),其中:推广微耕机114875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91%,比上年增长31%;推广插秧机1786台,推广收获机械3154台(套),其它机具67014台(套),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机生产作业扩面增效。全年完成机耕面积2704万亩,较上年增长12%,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170万亩。全市水稻机收作业再创历史新高,共完成作业面积350万亩,机收粮食总量达157.5万吨,机收率达34.1%,较上年增长6.1%,为农民节本增收约8亿元。

  --农机工业行业兴旺繁荣。微耕机制造产销两旺,突破百万台大关,占到了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年出口量超过15万台,成为我市继摩托车、通用汽油机产品之后,又一"拳头"出口机电产品。小型收割机、小型电动(机动)插秧机、玉米收割机、油菜免耕直播机等机具的研发制造,势头正劲,成果初显。重庆农机工业行业已逐步成为我市机械制造行业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农机安全监管有力有效。农机监理"三率"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拖拉机上牌率达97.2%,检验率达78%,驾驶人持证率达96.2%,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农机产品质量共接受投诉案件11起,均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及时处理,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5万元。

  --竞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从农机推广看,绝大多数区县农机推广量都有一定程度地增长,一些区县推广量甚至达到同比翻番增长,在推广领域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可喜态势。从农机作业看,有的区县结合粮油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开始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整村推进工程,有的区县水稻机收水平已经达到了91.5%,有的区县通过打破界线、田坎放平等方法,为机械化作业建立了适应的客观条件,有的区县总结出了"购置一台农机,实现万元增收"、"三机促三增,种田有钱存"(机耕机插机收,增产增收增效)的经验,积极向农户推广。从夯实基础看,部分区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2号和市政府40号文件精神,分别以政府名义出台了配套实施意见,基层农机化工作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从服务组织看,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特色突出、善经营、会管理、有效益、带动强,在全市很有示范借鉴意义。

  过去的一年,全市农机工作能取得上述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真诚帮助,得益于广大农机干部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在此,我代表市农委、市农机办,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农机工作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农机战线,辛勤工作,默默耕耘的广大农机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2012年工作部署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找准定位,落实措施,切实做好农机化各项工作,对于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和时代新特征,切实增强做好农机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基本面下,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曲折中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体制建设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改革和开放深入推进,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的格局不可逆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国正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2012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重庆按照"3・14"总体部署,加快"五个重庆"建设,作出了"缩差共富"的战略决策,出台了"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民主法制十五条"等重大举措,明确提出走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并深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0%的任务目标。

  农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特别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充分供给的任务和压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中央提出保18亿亩耕地、5.5亿吨粮食的红线,市里在申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时候,向中央郑重承诺要守住3300万亩耕地、1150万吨粮食的底线,无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最高防线。人口基数巨大、农业人口减少、粮食需求增加,是中国粮食安全不争的国情。作为农机人,要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之下,审慎把握和考量我们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顺势而为,敢于担当,不辱农机化事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基础性、普遍性、装备性使命。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专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都必须依靠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农作物种植、收获、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产业链条,有了高水平的农机化覆盖,才是现代农业的应有之意;农业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高效收获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达到;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不违农时、趋利避害的农事活动,更需要机械化作业来完成。随着当前土地流转经营,农民转户进城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减少,农民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职业化、农村"空心化"已成为普遍现象,"谁来种田"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解决这一矛盾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最近几年,在"三夏"、"三秋"的农忙季节,由于机械化的大面积应用,已经看不到农民工为抢种抢收而往返的小"返乡潮",实现了"人不回、田不荒、粮食一样进粮仓"的鲜活美好情景。事实证明,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广,千百万农民得以从传统的耕种"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不受耕种牵挂中从容享受承包经营权,全身心投入到非农领域,转换为城市产业工人。留守农民通过农机"武装",从农村一般劳动者,就地转换为农机职业农民,农事生产从"低贱"职业,转变为有尊严有体面的新型职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农业机械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防御自然灾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和事业的发展,全国人大、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农机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3号文件、国务院22号文件等一系列促进农机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实施了农机购置累加补贴政策,及时配套了40号文件,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举措之实、含金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在农机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当前,正是农机化事业的黄金发展期、战略机遇期和政策富集期,正是农机干部建功立业的好时光,是干事创业的好机会,是体现自身价值的好舞台,推进农机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广大农机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做好2012农机化工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总基调,力争好中求快、快中促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工作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机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提出的"123456"工作部署为指导,以建设全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为目标,以突特色为抓手,以创新创造为动力,着力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着力于农机化水平的进步。要一手抓增量,一手抓提质,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农机化从传统领域向新的领域拓展、从短产业链条向长产业链条延伸;从低效、分段作业向高效、联合作业提档;从单一、分散的低级农机组织形态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高级农机组织形态转变;从单纯依靠购机补贴刺激农机化率提高向补贴与运用综合措施并举的方向转变。相信全市农机战线的同志们按照这一思路,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坚持不懈,一定能走出一条重庆特色的丘陵山地农机化新路子。

  --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农机工作应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三农"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必须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中心,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紧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跟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紧跟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逐步实现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及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机械化生产的"全覆盖"。

  (2)抢抓主动,突出特色的原则。有特色才能"闪光",才能抓住"眼球",这是重庆农机工作提档升位的必然选项。要结合重庆实际,通过统筹谋划,政策引导,分类指导,项目支持等措施,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点的农机化道路。

  (3)依法履职,"管服"并举的原则。要树立"依法管理无商量,热情服务无条件"的观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作业、维修、质量等行业的指导和监管,规范农机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农机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同时要提高积极主动服务的意识,大力发扬"无微式、渗透式、保姆式"服务作风,着力营造行政主管部门与服务对象之间相识相知、相扶相帮的和谐氛围。

  (4)与时俱进,科学推进的原则。要按照国家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技术体系的总体要求,真正把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尊重农民自主自愿,运用市场杠杆、政策引导、效益驱动等手段,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机行业,加快农机产品的科研创新,加快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普及,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

  --目标任务:

  围绕工作思路和基本原则,2012年的工作目标是,全年计划推广补贴农机具20万台套以上;完成机械化耕作面积2700万亩以上,建立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片40万亩,示范带动机插秧面积170万亩以上,水稻机收面积350万亩以上;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设施农业等有新的发展;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严格控制在市政府考核指标以内,继续保持趋稳向好的态势;力争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50万千瓦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农机化整体水平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大步迈进。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

  1.利民惠民,全面科学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以来,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机工业振兴繁荣发挥着极其显着的作用。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形成了以"五项制度"为核心的操作办法,以"三个严禁"和"四个禁止"、"八个不得"为主要内容的纪律规定,全市对补贴资金安全使用、绩效考评、档案管理、经销商管理等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实施细则。这些制度健全完备、具体详细、要求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严格贯穿于补贴工作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中,切实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四个必须"(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农财两部的各项规定和部署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必须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必须加大惩处力度)的要求,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确保干部的政治安全。要严格按照程序、步骤和纪律规定,科学制定方案,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结合重庆农业生产需求,做到"应进则进"、"应补尽补",最大限度发挥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要严格按照补贴工作责任书的内容,深入总结经验和教训,认真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责任机制,下大力气推动农机补贴政策规范、廉洁、高效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利工利农、工农兼顾、一举多效,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务必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努力达到政府、企业、农民"三满意"的效果,全面提升农机系统的良好形象,更加巩固农机化发展的大好形势。

  2.拓展领域,抓好薄弱环节的探索突破。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主粮中的主粮、主产中的主产、关键中的关键,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成熟,今年要重点围绕开展"水稻机械化攻坚年"活动,积极推进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全市将新建40万亩水稻育插秧核心示范片。在核心示范片建设中,优选了10个最具条件的区县开展20万亩作业补贴试点,结合粮油万亩高产片创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强力推进该项工作。春耕备耕已拉开序幕,各试点区县要充分认识这项全新探索性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明显成效。其他区县要按照分解下达的任务指标,制定方案,细化措施,确保机插秧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有条件的区县,要加紧步伐,上档提质,加快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进一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全面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统一农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等,重点是快速提高主要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着力突破农机化薄弱环节的瓶颈制约,力争率先在全市实现全程机械化整村整乡(镇)推进工程。

  在全力推进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同时,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在各个特色产业及其生产环节上的应用水平,认真组织部、市级油菜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研究制定《重庆市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规程》,完成示范面积1万亩以上。及时启动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生产、加工机械化示范项目。深入抓好金银花、黄莲、辣椒生产机械化的技术集成及提档升级,切实加强柑橘、蔬菜、畜牧、渔业、林业、茶叶、特果、中药材、烟叶等产业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难点的科研攻关,不断延伸农机化服务领域。

  3.合纵联横,助推农机工业做大做强。2010年国务院22号文件首次将农机工业放在与农机化同等并重的位次,要求两者同步推进、共同发展,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国在推进农机化事业进程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农机化发展战略思想、指导纲领、路线方针的重大调整和全新决策。对此,一定要深刻领会,认识到位,把握准确,紧跟形势。

  农机化与农机工业相生相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命运相连。全市农机化发展必须要与农机工业发展合纵联横、共同进步。要树立"产推并重,两手并抓,两头并进"的方针,一手抓源头,即先进适应机具的创新研发和制造,一手抓端头,即新机具机新技术的推广。目前,我市农机工业发展主要是以微耕机行业为龙头,产品总体结构单一,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一些重要农机装备,如高性能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等,仍主要依赖于国外的核心技术。助推我市农机工业做大做强,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集群,核心在于提高产品科技竞争力,重点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通用性,基础在于农机产业结构调整,活力在于壮大现代化农机企业。

  要积极加强和相关部门的衔接与沟通,争取在科研开发、税费优惠、贷款贴息、技改和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进一步全方位加大对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要通过项目支持、政策倾斜、资金促动等手段,鼓励重庆农机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小型简约农机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共建农机研发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

  要重点围绕主要粮油作物、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机具的攻关,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产销规模大的农机制造企业,研发一批适应丘陵山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

  要在行业长远规划、战略联盟、战略管理、市场细分、品牌创造与提升、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强根基,谋长远。大力培育、充实和丰富具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重庆造"品牌农机产品。

  要按照扶优扶重扶强的原则,严格推广鉴定程序,建立和完善农机行业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鼓励农机企业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打造若干农机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带,努力将重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型简约农机研发制造集群基地和西南地区丘陵山地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形成全市农机化事业推进与农机工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局面。

  4.五指成拳,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农机化示范项目区和示范点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的有利政策和条件,结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规划》,通过示范区和示范点的打造,展示农机工作的"特色品牌"效应,以点连线、以线保片,在全市形成亮点纷呈、充满活力的农机发展新局面。一是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立足我市10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和20个市级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结合粮油万亩高产示范项目创建,积极整合资源,力争首期建设完成1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二是建设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区,重点在长江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打造若干柑橘、烟叶、茶叶、油料、中药材、食用菌及高山蔬菜等生产加工机械化示范专业户;在渝西地区建设蔬菜、林果业等生产机械化示范片;在主城及近郊区县建设茶叶、蔬菜、特色果业等生产机械化示范区。三是建设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示范基地,积极推广金银花、黄莲、辣椒、果品、肉类、乳品等机械化加工技术,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四是建设渔业机械化示范点,结合"吨鱼万元工程"、观赏鱼产业化工程等,依托水产养殖大户,重点发展投饵机和清淤机等大宗渔业机械。五是建设畜牧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围绕重庆市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推进,重点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高畜舍饲喂、供水饮水、疾病防疫、畜产品采集、初加工、保鲜等环节的机械化应用水平。六是积极指导农业机械产业园区建设壮大,将其与促进农机工业发展、农机工业链条延伸结合起来,鼓励农业机械化各类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流动,着力将农机装备制造业作为助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七是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市级、县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和"明星"大户,通过农机作业补贴倾斜、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服务引导等措施,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等手段,促进示范社和"明星"大户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行业的"领头羊",发挥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给力"全程机械化整村整乡(镇)推进工程。

  5.窗口展示,走出一条都市农业农机化的新路子。都市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将农业的生产、服务、观赏、休闲、消费及科普集成结合,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集于一体,利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城市居民体验农业、了解农村、休闲旅游提供活动场所。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因此,从建设都市农业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外在形式来看,同样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强有力的装备和支撑。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未来10年,二环区域将围绕主城区打造成为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山水园林、独具魅力的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规划》确定的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和打造"宜居宜业、山水园林"城市目标,与建设都市农业的主要内容自然相合,无缝衔接。在二环区域内打造星罗棋布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农业群(点),打造若干"城市盆景",是落实《规划》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特别是主城各区农机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认真履职,积极作为,推进农机化在服务都市农业中大显身手,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巩固和保障都市农业粮食生产安全。要通过政府牵头筹资,购置农机,免费或低价租赁、装备当地农民,签订合同(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开展代耕代种代收服务等方法的探索试点,既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实惠,更防止主城各区耕地较大面积的显性撂荒。二是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机械化。近几年,主城区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发展较快,蔬菜种植、食用菌养殖、水果种植、花卉和观赏植物种养等,都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基地化的趋势,但机械化作业,多数还局限于翻耕、植保、节水灌溉等环节。要扎实推进都市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向机械修剪、轨道运输和机械采摘等更高层级的环节提升,提高都市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产业的装备水平。三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大都市大城市提供必需的鲜活农产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建设还主要是以简易大棚和钢架大棚为主。在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中,要重点发展智能化大棚设施,注重推广大棚的喷、淋、滴、渗灌与温控技术。四是全面加快都市农业休闲旅游板块的机械化步伐。要充分发挥环保型、生态型农业机械的科技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农业"三生"功能的需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化肥深施、物理诱虫、秸秆气化等农业机械,改善和改进都市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品味和质量。

  总之,在建设都市农业中,农机化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还有更多领域值得多探索,多试点,多总结,只要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积累经验,创新举措,就一定能够突出农机化在服务都市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就一定能够解决长期困绕我们的都市农业农机化发展难题,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都市农业农机化发展新路子。

  6.依法严管,切实加强农机领域的各项监管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保障工作经费,提高农机监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宣传教育和安全执法检查,防范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二是要切实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和投诉处理。进一步强化农机试验、鉴定和检测工作。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网络,组织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强化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三是要切实加强农机作业市场的规范管理。深入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把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关。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机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健全农机零配件供应网络,加强农机维修网络点建设,完善三级农机维修网络体系,确保农机作业市场平稳有序、规范运行。

  (四)着眼于队伍执行能力提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1.体制推动。一方面,要研究政策,推动事业发展。争取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将市政府40号文件明确的目标任务、扶持政策、主要措施、责任要求等,细化分解到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同时狠抓落实,力争每年切实解决几件影响和制约农机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理顺体制机制。在2012年全国农机化工作会上,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指出,提高农机化技术到位率,关键要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重点要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基地等三个技术转化应用主体建设。对加强公益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中央要求,2012年要努力实现 "两个全覆盖、一个衔接",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人员工资水平与同级事业单位相衔接。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将中央的有关要求,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进一步理顺基层公益性农机单位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机构,强化条件手段建设。

  2.强化素质。一要树立开放、放开的意识和观念,要坚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墨守成规,要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甚至发达国家推进农机化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促我进步。二要认真贯彻农业部"三深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三落实"(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服务)、"三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三要大力培养干部队伍,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提升农机干部自身素质,从而不断提高队伍的决策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3.加强保障。要以小搏大,善于借势、蓄势、谋势而为,用项目化的方式推动农机化工作。要抓农机化事业的结合集成,树立全域全局全口径的观念和意识,促进农业机械化,涉及面广,链条较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社会化工程,仅靠农机一家部门,任务艰巨,独木难撑。要学会做"拼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联席会议,定期交流,情况通报,一同调研、外出考察等形式,充分调动有关部门积极性,争取支持,争取投入,形成合力,"各炒一盘菜,同办一桌席"。

  4. 清廉务实。一要清廉自律,深刻吸取农机补贴专案教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按照《农机系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以权力规范运作为重点,以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为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心中清楚,做事清白,切实做到"不碰线、不触线、不越线",切实提高自身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二要真抓实干,认真贯彻有关决策部署、任务要求和责任强化,要分解任务、细化内容、量化指标、硬化措施,切实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保证决策定一项是一项,项项有落实,保证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有成效。

  5.政令畅通。全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机构"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能职责,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促进农机化事业扎实推进,促进各项农机工作扎实开展。市级农机主管部门是全市农机行业的行政主管机关,职责法定,义不容辞,理应加强对各区县农机主管部门的统筹指挥、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区县农机主管部门依法履职,责无旁贷,理应加强对乡镇农服中心的监管指挥、工作指导和督查督办。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要充分发扬求真务实、一抓到底的作风,确保全市农机系统政令畅通、听从指挥、步调一致、运转高效。

  同志们,让我们振奋精神,携手并进,共同投身光荣而自豪的农机事业,谱写重庆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012年2月28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79454-1.html

标签:农机 工作会议 讲话 主任 农委 副主任

上一篇:关于集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
下一篇:牛盾副部长会见新西兰农林部副部长韦恩•麦克尼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