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支农惠农政策主要有:免交农业税、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经过几年来的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显现的作用不一。
先说种粮补贴,农民称之为田亩补贴。是按农民承包的责任田面积来补贴的。头几年的田亩补贴,确实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从近二年的情况来看,它的作用不如头几年。因为田亩补贴带有“平均主义”,只要你承包了责任田,就可以按面积享受补贴。不管你种得好,还是种得差,都有补贴。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出现了有的农民不种田了,有的农民离土离乡去从事其它行业,也按原来承包责任田面积享受补贴。有的责任田甚至抛荒了,也照样得补贴。有的农民得的国家补贴资金不是用来发展粮食生产,而是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这样逐步失去了激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作用。
再说良种补贴政策,俗话说,良种出好苗,粮食丰收有希望。良种补贴是国家鼓励农民选择良种,促进农业丰收,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而有多少农民选择了良种呢?良种的价格一般高于常规品种的价格,有的农民不舍得。农民享受了良种补贴,有的却没有选择良种,而将良种补贴资金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这样失去了良种补贴的作用和目的。
最后再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励了农民购机种粮的积极性。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大,是一项“授人之渔”的好政策。
因为,农机购置补贴不是普惠制,它是先由农民自愿申请,按一定程序审批,购置农机再补贴的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是促进和激励农民购置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武器”,补贴的是农民购置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实现“农机种田”,这样农民不仅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功效,而且增产、增收。例如,吉水县枫江农民罗景辉,2005年种植责任田8亩,当他得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购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尝到了甜头的它,2006年承包了50亩稻田,又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购置了一台水稻插秧机。2008年承包了95亩稻田,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购置了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009年承包了130亩稻田,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购置了一台中型拖拉机。现在他实现了“耕田用铁牛,插秧不弯腰,割禾用袋装,开沟不用锹,抽水抗旱只用电和油”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象芝麻开花节节高。做了新房,上街当圩西装革领,骑着崭新的摩托车,腰上挂着手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仅使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而且还促进了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还催生了许多新的农村“庄园主”。有的承包了50亩稻田,有的承包了100多亩稻田,有的承包了1000多亩稻田。农机购置补贴不仅“授人之鱼”,还教会了人的“钓鱼的技术”。农机购置补贴真正使“农民得实惠,农机生产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的好政策,是一项“授人之渔”的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