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德州市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9330万元,占全省补贴资金总额的近10%,,共补贴各类机械22476台,其中,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26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1932台,免耕播种机405台。17214户农民受益,直接拉动农民投资2.2亿元,各类农业机械,特别是以玉米收获机械和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为主的先进适用型新机具保有量迅速提高,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机化作业水平持续提升,在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后,今年玉米机收率也猛增20个百分点,达到74.2%。
在全市农机化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直接受益于农机补贴政策的农民更是将农机致富之路越走越宽,以15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三夏、三秋跨区作业开展得轰轰烈烈,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风行乡间,带动了农机销售、维修、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作为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影响广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惠农政策,随着补贴资金规模的逐年加大,领导和群众对农机补贴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将国家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到农民手中,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各级农机部门主要领导把补贴工作作为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研究政策、分解任务、部署工作、提出要求。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市农机办与各县市区农机部门签订了《农机购置补贴承诺责任书》。
二、宣传广泛,家喻户晓。为让购机农户全面了解补贴政策,市农机办在德州农机化信息网站上开设了农机购置补贴专栏,公开了咨询电话。各级农机部门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民了解补贴政策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力求使补贴政策达到家喻户晓。
三、制度完善,操作规范。按照省“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的要求,不断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力求以工作程序的科学公正,确保补贴政策的公正落实;以公开透明的阳光操作,保证工作程序的严格执行;以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全面落实严格的工作纪律。把工作纪律制度化、工作程序具体化,保证补贴政策的公开、公正、公平。严格实行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开制、补贴产品目录管理制、受益农户公示制、资金集中支付制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四、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按照省农机办重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为补贴重点,引导各县市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的农户优先给予补贴,同时围绕品质农业发展,积极推广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今年,该市补贴玉米收获机械1932台,保有量已达到6274台,补贴大棚卷帘机2567台、植保机械4991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23台,补贴机具的多样化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全市农机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了农机化发展质量。
五、监管有力,纪律严肃。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不断规范操作程序,严肃补贴纪律,强化监管,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农业部“三个严禁”、“三个绝不能、四个禁止、八个不得”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农机办的“21条”规定。各县市区农机纪检部门监督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过程,同时公布各级举报、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行风建设。为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市农机办还组织检查组进行重点检查和电话抽查,走访购机户,对补贴情况进行核实,了解农机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