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邹城市共实施市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近600万元,补贴各类机具700多台(套),受益农户达500余户。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机化发展呈现出“五大变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在各级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民购机热情普遍高涨,购进了一大批大中型农业机械,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今年,共补贴大型动力机械72台,大型配套农具近500套,农机总量得到快速增长,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先进适用的高性能农业机械和配套农具大幅增加,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
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推动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今年,一次性补贴小麦免耕播种机31台,使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保有量由原先的18台快速发展到49台,必将带动邹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发展。
三、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使农民花一半的价格就购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复合式大型农业机械。今年,补贴了4台可换割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换装小麦割台,可实现一机多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四、致富进程明显加快
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成为农村致富的领头雁。石墙镇农机大户高成贵今年利用补贴资金购置了一台春雨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5月底开始跨区作业,从河南平顶山一路干到山海关,行程3000多里,收割小麦1000多亩,36天实现收入5万多元。
五、部门形象明显提升
在农机补贴的实施进程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公正公开原则,认真搞好宣传发动和政策公示,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工作程序,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明显提升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