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5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6.4亿元,占全年175亿元中央补贴资金总量的66.5%,补贴农机具394.3万台(套),受益农户296.5万户。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如履薄冰尽职责,心无旁骛抓落实,创先争优求绩效,全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实施。
一、创新完善操作程序
各地农机化、财政部门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的要求,结合各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的新情况,进一步创新完善了操作程序。一是完善公平公开确定补贴对象的方法。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各地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号等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并公示,防止出现内部操作、优亲厚友现象。二是完善保障农民自主选择权的形式。改补贴协议为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或直接用申请表替代补贴协议。补贴指标确认书由县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办理,经与同级财政部门联合确认后,交申请购机农民。农民凭补贴指标确认书,可直接到市场上选机购机。三是创新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鼓励各地在保证资金安全、让农民得实惠、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下放资金结算层级。四是补贴重点。选择少数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品目在省域内满足所有农民申购需求,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使更多农民受益。
二、创新完善责任考核方式
为了进一步增强地方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与38个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含兵团、农垦和计划单列市)签署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工作责任书,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各地补贴政策执行情况、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考评,把各地考评结果与下一年度补贴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及评优评奖等情况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迅速行动,层层细化任务并签署责任书,做到了目标到岗、责任到人。
三、创新完善监督检查措施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提出要把今年作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年,努力构建预防和惩治并举、教育和监督并重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年初,印发了《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方案》,先后派出10个督导组对17个省区市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督导。5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核查补贴购置机具的到位情况、补贴购置的实物机具型号是否与协议相符以及配置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等,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坚决纠正,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8月份,与财务司、农垦局、农机推广总站、农机鉴定总站、财会中心组成调研组分赴6个省,开展“解剖麻雀”式的专项核查,除了解该省补贴政策执行情况外,还在每个省随机选取1个县核实机具到位等情况,深入乡村调研,研究提出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四、创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列为2011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5月,在全国部署深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补贴政策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工作要求。7月,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并以农业部文件形式印发全国,部署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着力实现权力制约,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