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之一,自2004年实施以来,补贴资金总量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标准不断提高,社会投资农机的热情得到空前高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农机化投入向多渠道方向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八年来累计争取补贴资金3.7亿元,带动当地财政投入农机化超5000万元,引导当地农户、集体及合作组织投资农机达13亿元,购置新型高效补贴机具7.3万台套,近5.8万农户和服务组织受益。
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随着补贴资金和补贴品种及标准的不断加大,激活了农机市场,调动了农户和合作组织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该市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具大幅度增加,有力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截至2011上半年,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0%,农机总动力达40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条播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5万台、1.4万台、0.86万台、3.2万台。
三是农机化薄弱环节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补贴政策的不断推动下,该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水稻种植、玉米生产等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着力加快水稻种植、玉米生产机械化步伐,实现“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2011年,全市新购置插秧机2548台,当年实现机插面积超160万亩,机插秧整体推进乡镇31个。金湖县率先成功创建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高达83%。盱眙县率先提出2011年创建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的目标,目前该县已购置玉米收割机320台,玉米播种机265台,新建3个玉米收储站和4个玉米秸秆压块制版生产线,为示范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装备。
四是农机合作社实现了助农增收。农机合作组织可享受优先购机,该市各级农机部门紧抓机遇,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并按照“注重发展质量,提升建设水平”的要求,推进全市农机服务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进程,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55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合作社达50家。实现了农业乡镇农机合作社全覆盖,合作社员3.4万人,拥有各类机具1.7万余台套,上半年经营收入达1.52亿元。
五是农机工业实现产销两旺。农机购置补贴有效拉动了农机消费,给农机相关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呈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局面。该市列入购机补贴产品目录的厂家由2004年的1家发展为现在的14家,以清江拖拉机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为主的农机生产企业实现产销两旺,该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