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作安排
(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中旬制定印发《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3月下旬开始组织实施。要求各省在3月底前,细化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二)会商发生趋势。4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中旬分别召开小麦穗期重大病虫、早稻重大病虫、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农、科、教方面专家全面分析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三)及时动员部署。3月中旬、4月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分别召开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小麦穗期重大病虫、秋粮作物重大病虫、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现场会,分阶段动员安排防控工作。
(四)加强信息调度。4-6月,实行小麦、早稻、马铃薯(南方主产区)重大病虫以及东亚飞蝗夏蝗发生防控信息“两周一报”制度;8-10月,实行中晚稻、玉米、马铃薯(北方主产区)等重大病虫,以及东亚飞蝗秋蝗、西藏飞蝗、亚洲飞蝗和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发生防控信息“两周一报”制度。
(五)加强督查指导。4月中旬-5月中旬、8月中旬-10月中旬,分别组派6个和10个工作组,落实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现场督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夏粮、秋粮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协助并督促防控措施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努力将病虫防控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层层落实防控责任,加强资金支持,科学制定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示范带动。深入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农企合作,创建一批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实施综合治理。通过层层开展现场观摩,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强化指导服务。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到每户有一份防控技术明白纸,每村有一位防控技术明白人,每乡镇有一名技术员,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四)强化宣传引导。主动与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联系,大力宣传各地防病治虫夺粮食丰收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促进防病治虫夺粮食丰收行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