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农机管〔2014〕105号
小麦主产区市、县(区)农机局:
5月31日至6月1日的强降雨过程,造成沿淮淮北成熟小麦大面积倒伏,给麦收带来十分不利影响。为落实梁卫国副省长有关指示和要求,充分发挥农机抗灾救灾作用,把天气造成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现就做好倒伏小麦抢收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地区农机部门要立即启动小麦抢收应急预案,把农机应急抢收、抗灾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积极主动与当地气象部门和乡镇政府联系沟通,评估降雨对麦收的影响程度,及时向政府报告,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应急抢收工作。安排专人值班,保持24小时服务电话畅通,及时为受灾农民和作业机手排忧解难。加强受灾田块机收价格指导,防止借机哄抬价格,增加农民不合理负担。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为外出打工户、困难户等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帮扶服务。
二、加强机具调度。各地要根据掌握的受灾情况,建立小麦抢收包片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联系协调重点麦区和小麦倒伏严重地区。及时通过“农机通”等平台发布可靠信息,召回本地机械,做好对口支援衔接,多渠道组织联合收割机迅速向受灾地区集结,抢先收割倒伏麦田,将损失降到最低。土壤湿度大的地区,要组织履带式收割机抢收。针对降雨量较大,形成水灾的地块,迅速组织排除田间积水,为适时收割争取时间。准确把握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机,抓住未来几天晴好有利天气,努力做到适收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
三、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受灾地区,开展农机技术咨询服务,指导机手采用合适的作业方法收获倒伏小麦,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根据作业机具的种类和倒伏机收的技术要求,帮助机手做好机具调试。同时,督促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切实搞好“三包”技术服务,保持机具处于良好的作业技术状态,确保受灾地区小麦抢收工作顺利进行。
附:倒伏小麦的机收办法(参考)
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4年6月1日
附:
倒伏小麦的机收办法(参考)
倒伏严重的小麦,如按常规方法收获会增加12%―15%以上损失,因此收获倒伏小麦时必须对收割机进行有效的改装和调整,并采用合适的作业方法,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一、正确调整拨禾轮。对横向倒伏的作物进行收获时,只需将拨禾轮适当降低即可,但一般应在倒伏方向开始收割,以保证作物分离彻底、喂入顺利、减少因割台碰撞麦穗造成的麦粒损失。对纵向倒伏的作物进行收割时,一般要求逆倒伏方向收获。但逆向收获需空车返回,降低了作业效率。当作物倒伏不是很严重时应双向收获。逆向收获时应将拨禾轮板齿调整向前倾斜15-30度的位置,且将拨禾轮降低并向后。顺向收获时应将拨禾轮的板齿调整到向后15-30度位置,且使拨禾轮降低并向前。
二、降低割茬高度。在小麦倒伏严重,并且又无扶倒器的情况下,可换用挠形割台,尽量降低割茬高度,并配以鱼雷式分禾器,调整好拨禾轮的位置和弹齿角度,同样也可减少损失。
三、降低前进速度。在收割中应力求操作准确,减少损失。此外,收割倒伏小麦由于割茬低,喂入量增大,加大植株潮湿,使分离难度增大,因此,要适当增加风量,调好风向和筛子的开度,直到不裹粮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