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等3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4-03-20   来源: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浙农机〔2014〕9号

各市、县(市、区)农机管理站(局、处)、农技(种植、农业、农作、粮油)中心(站、处):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我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机〔2013〕4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农机局、省种植业局、省农技推广中心联合编制了《浙江省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予印发。

  各地要在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技术内容,完善技术体系,做好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年3月10日

浙江省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倡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种植方式。对于积温、光照、种植品种等生态与生产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直播要求的地区,可发展机械化精量直播,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相应的整地、除草、齐苗、抗倒伏等技术措施,有效防范直播稻的风险。各地应根据《指导意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一、整地准备

  大田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等;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实;田面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泥脚深度小于30cm,田面水层保持1~3cm。

  有条件的稻区应实行冬翻田,冬翻田应旱耕或湿润耕作,提倡秸秆还田,采用翻耕或旋耕,犁耕耕深18~22cm,旋耕深度12~16cm。一般沙质土移栽前1~2天耕整,壤土移栽前2~3天耕整,粘土移栽前3~4天耕整。之后,采用水田耙或平地打浆机平整田面。

  双季稻地区由于季节紧张,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整地,在泥脚较深的田块,提倡用橡胶履带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平地打浆机等机具进行整地作业,做到田面平整,泥浆沉实后及时机插。

  翻耕或旋耕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及其他基肥,使肥料翻埋入土,或与土层混合。

  二、播种育秧

  (一)种子准备

  选择经省级以上审定或引种审批通过、生育期适宜、秧龄弹性大、抗逆性好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要求,其中种子发芽率要求达90%以上。

  杂交稻按每亩大田单季稻1.0 kg、连作晚稻1.25kg ~1.5kg备足种子,常规稻按每亩大田单季稻2.5kg~3.5kg、双季稻4.0kg~4.5kg备足种子。种子需经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工作。机械播种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手工播种的种子芽长不超过2mm。

  (二)育秧模式

  根据本地生产状况选择适宜的机插育秧模式和规模,尽可能集中育秧。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育秧,也可以采用稻田旱育秧或田间泥浆(本土)育秧;早稻需要保温育秧,晚稻育秧需要遮阳防雨(以防高温高湿秧苗徒长),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

  提倡流水线播种,可一次完成铺土、洒水、播种和覆土等四道工序的作业,效率高、质量好。根据插秧机栽插行距选择相应规格秧盘。常规水稻每亩大田备足不少于25只秧盘,杂交水稻每亩大田备足不少于15只秧盘。播种后洒水须达到秧盘的底土湿润,且表面无积水,盘底无滴水,覆土后能湿透床土。播前做好机械调试,确定适宜种子播种量、底土量和覆土量,秧盘底土厚度一般2.0~2.5cm,覆土厚度0.3~0.5cm,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三)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运秧方便,背风向阳,便于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或大棚苗床)。秧本比常规稻按照1:80~1:100、杂交稻按照1:120~1:150的比例备足秧田。

  苗床畦宽140 cm~150cm,畦沟宽20cm~30cm(采用沟泥育秧,畦沟宽50cm~70cm),沟深15cm以上,围沟深20cm以上,有平水缺。硬盘客土育秧,可以不耕整秧田,直接硬板田削平制作。苗床达到“实、平、光、直”。

  (四)床土准备

  床土应选择土壤肥沃、中性偏酸、无残茬、无砾石、无杂草、无污染、无病菌的壤土,床土pH值为5.5~7.0,床土含水率适宜,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有条件地区提倡基质育秧。

  (五)适期播种

  浸种、播种时间按品种适播期、插秧期与秧龄逆向推算确定,双季稻秧龄为15~25天,单季稻秧龄控制在12~18天,叶龄2.5叶~3.5叶。提倡用浸种催芽机集中浸种催芽,根据机械设备和种子发芽要求设置好温度等各项指标,催芽做到“快、齐、匀、壮”。

  播种量根据熟制、品种、秧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秧盘规格确定。双季常规稻播种量标准,宽行(30cm行距)秧盘一般100~120克/盘,杂交稻可根据品种生长特性适当减少播种量。单季稻播种量标准,宽行(30cm行距)秧盘杂交稻60~85克/盘、常规稻80~100克/盘。窄行(25cm行距)秧盘按宽行(30cm行距)秧盘的面积作相应的减量调整。播种要求准确、均匀、不重不漏。

  (六)苗期管理

  将已播种子的秧盘搬进简易大棚内叠放,每叠最高不宜超过40盘,棚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室外叠放,用塑料布完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早稻提倡温室竖芽,将已播种子的秧盘均匀平放于温室内的苗架上,控制温度和湿度。当秧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时,及时寄放秧田绿化炼苗。早稻需覆膜保温育秧,并保持秧板湿润。膜内温度保持在15~28℃之间,要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揭膜通风时间和揭膜程度,防止低温烂秧和高温烧苗。

  单季稻或连作晚稻播种后,将秧盘移至秧田依次平铺整齐。搭建拱棚覆盖遮阳网或无纺布遮阳、防暴雨和雀害。出苗后及时揭遮阳网或无纺布。连作晚稻一叶一心期时根据机插秧龄和品种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g,按200ppm~300ppm(150kg~100kg水)兑水均匀喷施,延缓植株生长,增加秧苗干物质。

  水分管理要保证实现旱育,根据育秧方式做好苗期管理。播种(移盘)后、揭膜时应及时清理秧沟,确保秧田排灌畅通,保持秧板湿润。施肥、喷药时灌平沟水,栽前3~5天,控水炼苗。在一叶一心期时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情况用好断奶肥。移栽前根据秧苗叶色和叶片情况施好送嫁肥。苗期个体较嫩,易受立枯病、恶苗病与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病虫害侵袭,应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及时对症下药。栽前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132135-1.html

标签:农机 浙江省 生产技术 指导意见 通知 关于印发 管理局 部门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陕西省关于做好春季农业机械作业进度报送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