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来的10年间,沐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东风,玉米收获机械产业励精图治,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如《周易》所讲,“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资料图
十年中,天津勇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北京亨运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勇猛)异军突起。2013年,勇猛玉米机销量成功突破3000台大关,斥资4.5亿元强势布局的天津宝坻新厂区正式全面投入使用,设计年产能1万台。
从最初的玉米机研发,到占据东北市场高位,天津勇猛华丽转身,实现了企业的“豹变战略”。勇猛玉米机上一直用以代言产品高质量、高效率的猎豹标识有了更深厚、更丰富的历史含义。
“内核竞争”先知先觉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天津勇猛初期潜心研发,稳扎稳打;而近几年,天津勇猛突然发力,跃居行业领先地位,后发制人。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的着力点重新回归产品本身,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归核化”,把这种回归以后的市场竞争称之为“内核竞争”。正是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我们从不正常的竞争状态中拉出,返本归真,回到“内核”的起点。
内核竞争的基本落脚点是产品,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玉米机产品的三大关键零部件是割台、变速箱、剥皮机,但玉米机行业并没有像小麦机一样具有完善的配套体系,关键零部件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勇猛在整个玉米机行业中独树一帜,完全不受关键零部件的产能资源约束。割台、变速箱、剥皮机、车架、前后桥等零部件全部自制。其中,割台采用行业内独有的对刀式拉茎模式。原北京亨运通公司还曾是业内着名的变速箱生产商。天津勇猛拥有割台装置、剥皮机装置、升运器装置、发动机动力输出装置等40余项国家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关键零部件的高度自制优势,是天津勇猛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底牌。
与供应链环节集成
全新的竞争环境要求主机厂迅速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反应。天津勇猛将在宏观、中观、微观上实现与供应链环节的集成。宏观层面上主要是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合作。中观层面上主要在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和联合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微观层面则是实现同步化、集成化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津勇猛将在2014年实现经销商、主机厂、供应商信息化平台作业,真正步入数字化、信息化运营的轨道。信息平台将共享库存量、计划生产数量、配送数量等内容,实现动态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修炼强大内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天津勇猛一直苦练内功,提升研发、营销和管理能力,为企业打造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天津勇猛董事长王世秀表示,喂入量21公斤的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械、喂入量9公斤的籽粒机、小三行玉米机、大型青贮机械正在研发中,预计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商品化,“稳固东北,拓展黄淮海,问鼎中原”的发展战略将快速落地。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天津勇猛要求经销商全线发力,攻城略地。在终端作业过程中推动三级传播体系的建设,积极创新销售模式,主动应用融资租赁与商贷通模式,更有效地把握用户需求。
荀子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天津勇猛副总经理王猛熟谙此道:“在执行层面上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领导更多地在资源配置的决策方面统筹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