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天津市农机局组织召开天津市农机化工作会议,来自本市12个涉农区县农机局的领导、市局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直属各单位领导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农机化工作情况,提出了2010年工作意见。
会议认为,2009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部署,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机总量大幅增加,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购机补贴资金7800万元,拉动农民投入购买农机的资金超过1.3亿元,受益农户达到1.2万户,补贴各类农业机械15806台,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和水稻收割机数量都有较大增加,水产养殖、畜牧、设施农业等装备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94万千瓦,新增农机动力9.5万千瓦;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6%,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收等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分别达到35.6%和66%,比上年分别提高15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示范推广了农机化新技术10项,完成示范推广面积达65万亩。研制开发出8个农机新产品,获2项国家专利。一个农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进一步壮大,扶持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7个,使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发展到85个,服务范围覆盖53个乡镇;农机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发生田间农业机械事故13起,死亡 5人,伤19人,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减少3人,控制在市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之内。
会议指出,2009年,全市农机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2010年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工作开阔了思路,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玉米机收、水稻机插和机收作业水平还较低;二是保护性耕作、土地平整、土地深松等主要机械化作业进度增长缓慢;三是农机新机具研发创新条件与手段落后,急待改善;四是农机化服务组织实力还较弱,农机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扶持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任务仍然艰巨;五是区县基层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管等公务服务的基础设施薄弱,急待加强。
会议提出,2010年,要围绕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着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进一步培育发展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技术推广,强化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天津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10年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数量有一个较大增加,经济实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经营收入超过18亿元;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5万亩,深松作业面积65万亩;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农机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结构继续改善。
会议强调,2010年要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实施购机补贴为重点,认真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二是组织好重要农时的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作物机械化水平;三是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四是大力研发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五是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狠抓规范化建设,预防重大农机事故的发生;六是切实做好农机质量监督工作;七是积极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建设一流的农机化人才队伍;八是切实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提升科学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力。
会上,对荣获2009年度天津市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