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在重庆召开
2011-01-25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1月20日至21日,农业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暨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会议总结“十一五”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成效和经验,研究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思路和措施,部署实施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开展了水稻生产机械化专题技术培训。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明确目标强化措施 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讲话。

  “十一五”以来,农业部高度重视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将水稻机收、机插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制定规划、科研攻关、示范带动、宣传培训等手段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机具数量大幅增长。2010年全国预计新增稻麦联合收割机6.8万台,总量达到84.5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了92%;新增插秧机约7万台,总量达到33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了320%。水稻生产机具和装备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十一五”农机化发展的一大亮点。二是主要作业环节获得突破性进展。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新增水稻耕整地面积1600多万亩,水稻机耕水平达到85%;新增机插秧面积1730多万亩,加上机直播和机浅栽面积,全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20%,比“十五”期末提高了将近13个百分点,呈现逐年加速发展态势。与人工栽插相比,机插秧亩增产可达30公斤以上。据测算,我国机插秧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产1.35亿公斤;新增水稻机收面积2750多万亩,水稻机收水平突破了60%大关,比“十五”期末提高了26.5个百分点。2010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超出了水稻发展十年规划设定的目标8个百分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三是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各地重点培植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推广订单作业服务模式,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既提高了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增强农机手经营农机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2010年全国参加跨区机收水稻的联合收割机达到15万台,完成作业面积1.2亿亩。

  宗锦耀在讲话中指出,粮食生产机械化始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水稻生产机械化又是当前粮食生产机械化的主攻方向。“十一五”时期水稻生产机械化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当中,水稻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是最低的,水稻栽插是影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环节,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明确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坚定信心,全力打一场攻坚战,确保水稻发展十年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部完成。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机械栽植水平加快发展,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宗锦耀表示,回顾“十一五”时期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一要必须坚持行政推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往往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二要必须坚持市场拉动,不断壮大服务组织。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建立起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三要必须坚持示范带动,不断拓展辐射范围。以实实在在的典型和成效,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带动广大农民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四要坚持农机农艺联动,不断完善技术路线。农机、农艺是提高水稻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农机农艺结合越紧密,农机化工作发展就越快。五要坚持宣传促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新闻宣传是推动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宗锦耀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着力做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第一,要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将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根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第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收割机、插秧机、育秧播种机、秧盘、烘干设备等的补贴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实施作业补贴。不断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第三,要进一步加大示范引导力度。2011年农业部在建的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达到126个。各水稻主产省份也要积极争取投入,强化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辐射力度,加速技术推广步伐。第四,要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培养一批能操作各种水稻机具的乡镇农机技术骨干,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工程等农机培训项目。第五,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要组织开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基础研究和关键装备的科研攻关,研发免耕栽培播种机械、高效水田植保机械,超级稻栽插和收获机械。第六,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化服务推进力度。以推进服务产业化为核心,大力培育机插秧合作社、机械收获作业公司等服务组织,组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不断提高插秧、收获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第七,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水稻生产机械化涉及面较广,要统筹农机化系统各个领域力量,分工协作。

  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张文毅副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丁艳锋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金千瑜研究员和湖北省农机办副巡视员王友根分别作了插秧机原理及操作使用技术、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育秧与大田肥水管理、水稻机插秧工作方法探讨的专家授课。与会代表观摩了重庆市江津区的水稻育秧、插秧作业现场。重庆、江苏、安徽、重庆江津区、广西武鸣县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北方稻区、双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西南稻区四个片区进行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研讨交流及专家答疑。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垦局,黑龙江等21个省(区、市)农机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项目负责同志和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部分专家参加了会议。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60749-1.html

标签:农机 重庆 召开 工作会 生产 全国

上一篇:山西省农机局召开《当代农机》通讯宣传工作会议
下一篇:吉林汪清农机局召开201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