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1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座谈会召开
2011-05-09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预计2011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投入的机具总量将进一步增加,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49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稳定在31万台以上。力争夏收小麦的机收水平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88%左右;玉米机播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7%左右;跨区机耕、机播水平有新的突破。”5月5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2011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指出,今年跨区作业秩序要进一步优化,保持重点区域的机具供需平衡,保持农机手收益平稳增长,防止出现作业价格大涨大落,防止出现柴油供应短缺。

  “三夏”生产历来是农机化生产的亮点,打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这一仗,是夺取夏粮丰收的重要保证。做好跨区作业就能为秋粮生产赢得宝贵农时,掌握全年粮食生产的主动权。刘恒新副司长表示,2011年小麦跨区机收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将呈现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家支持“三农”的力度加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上升。二是农机管理部门准备充分,各项组织和服务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补贴政策扶持,收获机具供应充足。四是小麦机收作业成本上升,农机手跨区作业的意愿受到影响。五是灾害性天气可能发生,将激化局部地区的机具供需矛盾。六是柴油供应波动大,有可能影响到机具的正常作业。

  为此,农机化管理司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要更加注重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对市场主体的培育;更加注重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更加注重提升农机管理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并进一步做好五方面工作,确保2011年小麦跨区机收工作顺利进行。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各地要结合实际,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引导机具有序流动。二要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的组织带动作用,大力组织推广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和“场县共建”等服务方式,提高跨区作业服务效益。三要进一步做好技术推广服务。要结合“三夏”农机化生产,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高效施药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四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与协作,建立起责任明确、部门配合、指挥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五要进一步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密切与新闻媒体合作,认真组织策划重要农时跨区作业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会上,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夏收小麦主产省(市)农机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当前的小麦跨区机收形势和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60458-1.html

标签:农机 座谈会 召开 工作 机收 年全国

上一篇:安徽农业大学当涂函授站召开教学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第十二届新疆国际农业生产资料交易洽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