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部召开2011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座谈会
2011-05-10   来源:河南农机化信息网   

  5月5日,农业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2011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三夏”小麦跨区机收的成效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夏收小麦主产省(市)农机管理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当前的小麦跨区机收形势和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刘恒新指出,201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成效显着的一年。由于前期低温寡照等因素的影响,主产区小麦成熟期推迟,造成成熟期集中,同时进入麦收高潮,机具供应骤然出现紧张,跨区作业计划被打乱。夏收期间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强降雨过程,给机具转移和调度带来较大困难。农时非常紧迫,抢收抢种的任务非常繁重。面对严峻困难和挑战,各地周密安排,全力以赴,组织机械投入抢收抢种作业,抢晴天、战阴雨,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实现了快收快打、颗粒归仓。创下了联合收割机投入总量、跨区作业机具数量、联合收割机单日投入量、单日收获量、日收获超过2000万亩的天数的历史新纪录,使全国麦收时间比往年缩短了4天,为夏粮再获丰收和夺取全年粮食“七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恒新指出,“三夏”生产历来是农机化生产的亮点。打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这一仗,是夺取夏粮丰收的重要措施,就能为秋粮生产赢得宝贵农时,就能掌握全年粮食生产的主动权。2011年小麦跨区机收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呈现六个方面特点:一是国家支持“三农”的力度加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上升。二是农机管理部门准备充分,各项组织和服务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补贴政策扶持,收获机具供应充足。四是小麦机收作业成本上升,农机手跨区作业的意愿受到影响。五是灾害性天气可能发生,将激化局部地区的机具供需矛盾。六是柴油供应波动大,有可能影响到机具的正常作业。

  刘恒新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进一步做好五方面工作,确保2011年小麦跨区机收工作顺利进行。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各地要结合实际,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引导机具有序流动。二要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的组织带动作用,大力组织推广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和“场县共建”等服务方式,提高跨区作业服务效益。三要进一步做好技术推广服务。要结合“三夏”农机化生产,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高效施药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四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与协作,建立起责任明确、部门配合、指挥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五要进一步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密切与新闻媒体合作,认真组织策划重要农时跨区作业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会议期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与福田雷沃公司签署了“三夏”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合作协议。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与小麦主产省农机管理部门进行了供需对接,策划“三夏”期间农机化新闻宣传重点。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60451-1.html

标签:农机 机收 工作 座谈会 召开 年全国 农业部

上一篇:江苏省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跨区作业工作座谈会在溧阳召开
下一篇:陕西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现场会在武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