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 2011年东港市被列为省农委、省财政厅组织实施的“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实施县(市),全市选定20个设施农业培训村,培训1,000名设施农业产业农民。
按照省里要求指标,东港市今年已完成进村理论培训74天,平均每村3.7天,入棚实践指导320次,平均每村16次。培训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是设施蔬菜和设施草莓。东港市组织实施的做法:
一是组织领导,市、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项目培训办设在市农民培训中心(农广校);
二是培训机构,市领导小组认定市农民培训中心为设施农业培训机构;
三是实施方案,由市农民培训中心起草、市农经局制定、领导小组发布《2011年东港市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各培训村也制定了实施方案;
四是教学计划,市培训项目办公室制定了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实施步骤的说明,各培训村也制定了培训计划简表;
五是选聘教师,全市共选聘30名培训教师,其中市级10名、镇级20名,另外,每村还选定2名农民科技带头人,通过省里培训,成为本村的技术指导员和“不走的教师”;
六是培训教材,除发挥省里统编教材作用外,还组织专家自编20多万字的蔬菜、草莓以及公共课教材,在东港市《沃土》月刊中设专刊专栏;
七是经费使用,按省里要求,主要用于与培训直接有关的资金支出;
八是保障措施,做到部门协作、明确职责、层层签订培训合同、执行培训“十项制度”、加强培训监管。
通过培训指导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小甸子镇小甸子村农民科技带头人隋胜运,不但自家培育的草莓苗收入5万多元,而且指导全村60多个大棚,推广了草莓苗假植新技术,取得了缓苗快、长势壮的显著效果。合隆满族乡犸木林村草莓专业户马宁,通过培训后,在自家推行秸秆发酵生物反应堆新技术,草莓提前7―10天上市,每亩增收5,000元,他带动全村发展草莓1,3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