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搭建桥梁促行业健康发展
2012-01-05   来源::中国农机网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年产量呈现火暴增长的态势,而生产企业数量更是增长迅猛。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导致行业发展出现不健康的状况。作为玉米联合收获机“心脏”的发动机,无论是最近刚出现的起火、增压器易损,还是油耗和噪声等传统问题,都引起了行业的普遍关注。

  2011年11月28―3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主办,全柴集团安徽天利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玉米联合收获机配套动力升级暨准入工作通报会”在安徽全椒县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副理事长范景龙、副秘书长宁学贵,安徽全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肖正海,天利动力总经理丁维利、天利动力销售公司总经理於中义以及来自全国近40家主流玉米收获机械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深入地探讨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发展状况及技术路线,并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生产准入、使用安全及配套动力优化升级等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讨。

  协会搭台,明确行业发展方向

  谈起这次会议的初衷,作为会议的主要发起者,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范景龙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促进玉米联合收获机动力的优化配套,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整机水平,推进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的健康发展,经与部分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沟通,进而才组织了这次会议。”

  “同时,作为农机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举办此类活动,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总结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范景龙告诉记者:“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将陆续展开,并不断扩大范围和影响力。”

  这个桥梁作用很重要,一方面我们的行业专家系统地总结了行业发展状况并提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交流以及对相关政策的建议,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目前,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虽然市场火暴,国内企业数量超过200家,推出的产品型号也不少,但真正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则十分有限。外资企业已经或者正在推出新产品,将这个火暴的市场逐渐收入囊中。

  “约翰迪尔推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销量跃居行业前列,日本久保田和美国爱科集团,也正在积极开发适合中国作业条件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指出:“目前国内产品在可靠性和性能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靠性主要是基础加工水平、原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水平有待提高,而性能上的差距,尽管国内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创新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互相抄袭、价格战的低端水平。

  高元恩介绍,约翰迪尔的一款玉米联合收获机上的一种新型秸秆切碎装置,其粉碎效果要比国内秸秆还田机械效果要好,而该装置仅仅是一个旋转刀片,体积小、安装轻便、消耗动力少,主要减轻了整机的质量和动力消耗。

  “像这种技术创新,外资的本土化产品上还有很多,我们的企业真需要下功夫改进产品性能,毕竟价格已经不能再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青睐。”黑龙江萝北的一位技术专家担心本土企业产品市场走势,语重心长地向记者表示:“国内企业的性价比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有专家指出,国内企业产品创新力度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主要是企业对玉米机械技术发展路线不够了解。

  “虽然现在市场火暴,但真正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会越来越少。”福田雷沃重工农业装备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杜玉军认为:“没有正确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没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再火暴的市场,也只是徒增叹息。”

  “这次组织召开玉米收获机械配套动力升级暨准入工作通报会,不但总结了行业发展现状,对市场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路线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山东玉丰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孔凡印如是说。

  专家交流,判断市场发展趋势

  “具体技术发展路线如何,市场发展趋势怎样,这对企业发展、行业进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收获机械分会秘书长陆庆惠告诉记者:“而这次会议,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探讨技术发展路线和市场发展趋势的。”

  “联合收割机准入制度,将玉米收获机械纳入其中,是对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一条政策性建议。”陆庆惠如是说。

  除了准入这条标准,我们还应明确看到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械以4行带剥皮和3行不带剥皮的机型为主,走了很大弯路的不对行机型的研发,基本宣告失败,市场上也几乎见不到类似的成熟机型。

  “玉米收获机械将向青贮和籽粒收获方向发展。”高元恩指出:“随着玉米价格的升高,以及对新能源的需求,玉米青贮或秸秆回收,将会迎来市场。”

  目前,我国仅有7台STS型的大型籽粒收获机,随着玉米种植收益的增高,玉米收获后处理水平不断提升,将带动籽粒型收获机械。“预计未来5年将会迎来市场。”高元恩对玉米籽粒型收获机械市场如是判断。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出身企业高管的宁学贵,他还认为:“秸秆回收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较大增长点,短期内传统机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宁学贵现在是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宁学贵指出,国家仍会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补贴资金结算操作方式不断完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快速成长、跨区作业的形成、玉米机收效益的提高以及对补贴市场的规范等,将推动2012年玉米收获机械市场的继续发展。

  “2012年玉米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4机和3行机型都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3行机销量可能会突破1万台,4行机销售将接近1万台,市场增幅最大的依然是2行机。”宁学贵如是说。

  企业研讨,献言动力如何升级

  尽管宁学贵比较看好2012年的市场,但玉米收获机械仍面临很大的技术难题。同样乐观的市场背后,是技术升级的巨大压力。

  “需要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业效率,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彻底解决柴油机起火等问题。”宁学贵指出:“企业除了要降低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外,还应提高机手的作业收益。”

  显然,这一艰巨任务,落在了发动机的身上。玉米收获机械配套动力如何升级?“首要任务是要提高机手收益。”山东金亿副总经理曹绍刚指出:“降低油耗是关键。”

  另一个影响机手收益的重要因素是,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也就是玉米收获机械的性能。这一性能指标,受发动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发动机起火和增压器易损两个方面。所以,大部分机手不喜欢使用带有增压器的发动机,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当然,降噪作为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得到用户的越发重视。奇瑞重工技术部的代表就提出,是否可以从噪声产生的最大源头――发动机着手,将噪音降低。

  作为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市场的配套新贵,天利动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玉米机械生产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介绍了具有高扭矩、自然吸气的QC6112L型发动机。据天利动力销售公司总经理於中义介绍,该机型设计的是大缸径、长行程,动力高达132.3 kW(180hp),十分适合目前国内的4行玉米收获机。

  “只有为农民创造价值的机器,才能拥有市场。”一位玉米收获机械行业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价格优势,还是民族感情,都敌不过解放劳动力,提高收益。”

  “配套动力升级是玉米收获机械让用户解放劳动力、提高收益的诸多关键因素之一,做好动力,做好机器,方能做好市场。对于主机企业如此,配套企业更是如此。”天利动力总经理丁维利告诉记者:“全柴天利立足用户解决行业配套动力升级问题,是促成其近年来销量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延伸阅读:全柴天利,发力玉米收获机市场

  作为柴油机领域的后起之秀,天利动力凭借全柴的强大资源支持,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已发展成柴油机行业的知名企业。

  据悉,安徽天利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生产大功率4缸和6缸柴油机,是工程汽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和发电机组等行业的主要配套企业,目前已形成单班年产4缸和6缸各类柴油机5万台的生产能力。

  天利动力作为全柴集团的成员公司,自成立起就倍受瞩目。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产品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天利动力销量从2008年起步,到2010年突破2万台,仅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而2011年前10个月,天利动力已经实现销量接近2.5万台。

  公司采购的零部件均来自国内着名零部件生产厂家,全面提升了柴油机的整体性能,产品质量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天利动力采取了积极地营销策略,这使全柴产品具有更高性价比。

  天利动力总经理丁维利表示:“我们的产品在同质量产品中的性价比较高,我们就是希望消费者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价值,靠客户的口碑来打造全柴大功率柴油机品牌。”

  “农业机械用柴油机是天利产品线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进军这一领域,成为农业机械行业最重要的动力配套企业。”天利动力销售公司总经理於中义自信满满地说。

  据悉,天利动力现在已经成功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的拖拉机产品提供配套服务,并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在收获机械行业,天利动力也实现了突破,部分产品顺利进入玉米收获机械行业配套领域。“天利动力目前已与国内10多家玉米机生产企业形成产品技术对接和批量配套,2011年实现销量1 400多台,同比增长330%。”於中义告诉记者。

  “目前,国家正在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农业机械的发展,配套件行业也间接受益。”丁维利告诉记者:“同时,在扩大内需促增长的宏观环境中,农业机械需求空前增长。天利动力将紧抓这一历史机遇,依靠先天的资源优势,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开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9683-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健康 行业 桥梁 搭建

上一篇:新疆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黑马
下一篇: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