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豆 有望在2500触底
2005-11-11   来源:中国农业网   

  国庆节过后,大豆期货多空双方在主力A0605合约上围绕2750点展开激烈争夺。虽然美国农业部10月份报告公布后,期价曾一度上涨至2900点附近,但禽流感在全球的不断出现使期价回到2750元/吨进行整理,多空双方均没有分出胜负。市场普遍认为大豆期价在2700元/吨附近将成为中期底部,市场买盘频频出现。但美国大豆再次丰收、禽流感不断扩散,以及国内豆粕需求不旺的事实,使大豆在目前价格难以形成大幅反弹,但有望在2500元/吨附近形成价值投资区。
       1.2005/200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有望继续增加
2004/2005年度美国大豆大丰收,产量达到创记录的8500万吨,即使南美大豆的产量有所减少,全球大豆产量仍然达到了创记录21335万吨。而在2005年,美国大豆虽然在5月份受到干旱天气威胁,但后来的飓风给美国中西部带来降雨,促使大豆产量增加。美国农业部在10月份报告中预测大豆产量将为8075万吨,而且市场普遍认为在以后的报告中,美国农业部仍有可能继续调高这一数据。南美目前播种比较顺利,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年巴西的产量将恢复到6000万吨,阿根廷产量也将增加至4100万吨。这样2005/2006年度全球大豆的产量将增加至22087万吨,比2004/2005年度增加752万吨,市场的供给压力仍然比较大。
       2.中国进口速度同比减缓
在大豆需求方面,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压榨稳步增长,不会有大的变化,变化主要集中在于中国的需求量上,因此中国的需求对CBOT大豆期货影响最大。2002―2003年CBOT大豆在大幅上涨之后一路下跌,中国压榨和贸易企业在进口大豆上吃了大亏。而现在的大豆期货在570美分/蒲式耳,这样的价格对国内现货商具有一定诱惑力。但是截止到目前,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的数量明显落后于去年。从9月份以来美国大豆销售报告来看,目前的销售只相当去年的46%;同期中国购买的数量也只有306万吨,而去年中国购买的数量为45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2005/2006年进口量为2750万吨,而以目前国内进口步伐来看,CBOT大豆在缺少中国买家光顾的情况下,价格很难上涨。
       3.种植成本增加将使未来大豆底部抬高
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美国农场主的种植成本迅速上升,据国外机构调查报告显示,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大豆种植成本增加15―25美分/蒲式耳,如果原油价格再上涨,种植成本还会提高。
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责任田制、分包到户,因此耕地很难实行大面积播种,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成本偏高。据调查,2002年以前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成本基本在1600―1700元/吨之间。而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和农资成本增加,大豆的种植成本也在逐步增加,2004年黑龙江农民的种植成本上升至0.95元/斤。而2005年在化肥、农药、其他农资价格上涨下,大豆种植成本已经上升至1―1.05元/斤,也就是意味着国内大豆成本价格已经上涨至2000―2100元/吨的水平。
         4.大豆有望在2500元/吨成为底部
2004年CBOT大豆价格下跌至500美分附近后,遇到支撑出现大幅反弹。而今年美国大豆产量相对与去年仍属“减产”,供给相对减少应使CBOT大豆底部高于500美分/蒲式耳之上。另外考虑到成本增加因素,大豆的底部应在520―525美分/蒲式耳附近,对应国内大豆也就在2450―2500元/吨。而当价格下跌至这一区间时,大豆期货的真正上涨行情才有望出现。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大豆在2730附近受到技术性支撑,但禽流感仍然困扰大豆期货反弹,而国内供给充足,压榨利润的低迷的基本面,不支持大豆期货进行大幅反弹,需要继续振荡构筑底部,而2500元/吨有望成为大豆的中期底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276-1.html

标签:农机 有望

上一篇:大豆市场 谁主沉浮
下一篇:国内玉米市场熊势行情初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