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05年玉米市场回顾:多空因素交织 价格几度起落
2005-12-21   来源:中国农业网   

  2005年在玉米丰产、消费变化、出口活跃、政策指引等等一系列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可谓“一年六季”,六个不同阶段,六个起起落落,农民、粮食经营企业、贸易商以及生产加工企业也这一年里感受到了市场的“严冬”和“盛夏”,不同阶段不同的多空因素发挥着各自的能量,而市场价格也在此中不断变幻。

  一、2005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1-2月份:由于临近春节,农民现金需求增加,对粮食变现的愿望加强,售粮高峰期再度出现。与此同时,按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停止对国有粮库老库存的补贴,国有粮食企业开始加大销售陈粮的力度,市场供应数量增加,但由于国家采取银根紧政策,农发行贷款条件较为苛刻,收储企业收购资金受到限制,收购积极性不高,导致玉米收购价格低迷。春节过后,养殖业存栏率较低,玉米需求不旺,国内玉米有所下跌。

  3-4月份:步入三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出现上升,由于国家发改委发放了新年玉米出口配额,并且指标下发后,国家在差价、出口退税和地方财政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因此玉米出口签单进度迅速,对玉米市场行情起到明显的拉动。与此同时,主产区天气状况的不利,使得玉米播种受阻,对于今年玉米产量下降的预期不断增强,加之养殖业春季补栏工作逐步展开,都给价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春播结束后,农民售粮高峰期临近,而东北陈粮库存数量仍较大、出口数量下降,价格在4月末表现出一定的惰性。

  5-7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前抑后扬”,在四月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在山东和江苏两地发现口蹄疫,而国内外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导致国内养殖业、饲料业对玉米等大宗饲料原料需求开始减弱,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受到打压,市场价格有所下跌。随着玉米存量的逐步下降,饲料养殖业需求逐步增加,加之玉米生长情况不理想,对市场行情起到一定支撑,在7月末,国内玉米市场开始慢慢步入上步通道。

  8-9月份: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国内饲料及养殖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在此期间,国内玉米主产区举办了几次陈粮、陈化粮拍卖会,但由于拍卖数量有限,拍卖效果较为理想,对市场行情非旦未产生打压,对于价格的上涨却起到推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市场消费的增长意愿,以及企业对后市普遍看涨的心理。而“十一”国庆节的临近,又促使企业加快脚步纷纷增加库存储备。虽然东北地区由于受天气状况影响,部分公路受损,铁路运输较为紧张,导致东北玉米外运受阻,但这却给价格上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销区到货量有所下降,恰好与需求数量增加相叠加,价格迅速飙升。

  10 -11月份:国庆节后,国内养殖业存栏数量开始下降,饲料企业的补库需求也开始减弱,祸不单行,“禽流感”疫情开始在国内产销区纷纷出现,疫情的大举袭来,使得原本疲态的玉米消费市场不堪一击,市场价格开始滑落,而关内新玉米的陆续上市,又使得供求平衡关系快速失衡,供应的不断增加、需求不断疲软,使市场行情处在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下,产销区倒挂现象表现明显,国内玉米市场笼罩在“禽流感”疫情的阴霾下。随着价格的不断走低,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的抗跌性开始显示,11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开始止跌回升。

 12月份:步入1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开始出现回暖,疫情的不断消除,使得国内养殖业得到一丝喘息,但由于国内疫情尚未全面消除,疫情的控制工作还任重道远,养殖业的恢复并不明显,市场价格的回暖略显牵强,部分地区仍有回落。但一定的需求增加,却使得价格下跌态势得到遏制,而东北玉米市场行情的“一枝独秀”,也对国内刚刚复苏的市场行情一定的鼓励,国内玉米出口配额的发放,再次给市场注入活力。元旦临近,畜禽消费将欲增加,市场价格的回暖有望逐步明显。但“禽流感”疫情的控制情况仍是决定养殖业、饲料业信心恢复的关键。

  二、2005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重要影响因素:

   其一,国内玉米生产及库存情况。

   1.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根据相关预测,今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2570公顷,比2004年增加157万公顷左右,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幅度约为6%左右。玉米面积增加主要是国家政策的鼓励,“三免一补”的农业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种粮积极性较往年明显增加。

  通过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北四省区,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近年来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内蒙、吉林、辽宁的种植面积略有增加。

  2.玉米产量略有下降。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亿吨以上。1993年以来,国内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格局,其中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极其明显。1994年和1996年国家先后两次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价幅度为40%左右,农民种粮积极得到极大地提高,农民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使国内玉米丰产,并最终在1998年使全国玉米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1.33亿吨。随后,国内玉米产量有所回调,2000年国内玉米产量仅有1.06亿吨,2001年至2003年国内玉米产量则保持在1.15亿吨左右,2004年国内玉米再次丰产达1.30亿吨,2005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26-1.30亿吨,比2004年持平略减,在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今年的最终产量报告之前,各权威信息咨询机构都在对今年的粮食产量进行调研和估算,但是,由于今年玉米生长期间遭遇了不同于常年的自然因素影响,并且,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变化较大,因此,预测数据分歧较大。由于今年玉米前期生长条件不利,一些机构对今年玉米的产量估计较低。

   3.国内玉米库存不断调减

   由于我国玉米库存数量的真实数据属于国家机密,我们也只能根据各地提供的数据综合分析加以推测,本年度(2004/05)我国玉米期初库存4485.2万吨,当年产量为1.30亿吨,总供应量1.74亿吨,减去当年饲料、口粮、种子、出口、消耗,期末库存量为3545.2万吨,而今年我国产量预计为1.26-1.28亿吨,总供应量为1.61-1.62亿吨。

  从我国目前的产量及需求情况看,我国产量加库存总量大于年度需求量,供略大于求,但从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内玉米期末库存总量呈现减少趋势,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普通玉米产量的稳步下降,高质玉米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但由于我国仍将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式,经济发展、粮食流通等方面必须与世界接轨,因而我国也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改善原有的农业种植、粮食流通等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及弊端,玉米播种面积的调减也将是大势所趋,供求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步得到减轻,价格上扬存在空间。

  其二,国内玉米消费状况。

  1.饲料消费稳步增长:

  每年我国饲料需求玉米占玉米消费总量的70%以上,玉米饲料消费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目前我国玉米年饲料消费已由10年前7000多万吨,增长至9400万吨左右。根据统计,2004/2005年度玉米饲料消费达9200万吨,2005/2006年度玉米饲料消费将达94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00万吨。但我们认为,2005年第四季度大面积爆发的禽流感疫情给饲料、养殖行为带的负面影响,已直接影响到今年国内饲用玉米的消费总量。禽流感期间家禽被大量扑杀,家畜补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存栏率较常年大幅下降,导致饲料生产消费下降。尽管进入12月份有所恢复,但这种影响应属于不可逆转性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蛋等商品需数量仍会呈上升态势,玉米饲料消费仍将是推动整体玉米市场消费的主流。

  2. 玉米深加工和燃料乙醇需求:玉米深加工和燃料乙醇新建、扩建项目增加,需求不可小视。2005年,玉米深加工行业和燃料乙醇对玉米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和燃料乙醇项目在产区纷纷建设和扩大规模,成为消耗玉米的大户。在粮食市场,还没有人对玉米深加工和燃料乙醇玉米的总消耗量进行准确统计,我们得到的数据基本上来自估计数。以吉林省为例,2005年,长春大成、公主岭黄龙、乾安生化、吉林燃料乙醇项目等大型深加工项目就要消耗玉米300万吨左右,占吉林省玉米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燃料乙醇生产是新兴起的生物燃料行业,在美国,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乙醇生产不断刷新产量记录。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主要在河南的天冠、黑龙江的华润金玉以及山东的九九集团等。吉林省的燃料乙醇项目已经在在2003年9月份开始生产,这一项目年转化玉米的能力在200万吨左右,年产酒精60万吨。预计玉米深加工行业和燃料乙醇项目将成为仅次于饲料生产的第二大玉米需求行业。值得注意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将改变我国玉米供给格局,影响到主产区对南方销区玉米的供给数量。

  3.国内玉米出口再创佳绩:

  国内需求高速增长,国家可能对出口速度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2005年是继2003年后我国玉米出口需求旺盛的一年,玉米价格总体呈现上扬态势。2005年东北玉米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是出口的稳定和高速增长。由于玉米出口价格的稳步上扬和数量的激增,使产区和港口玉米价格相对稳定。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前10个月,我国共出口玉米754万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91.9%。全年国内玉米出口有望突破800万吨。日前我国又发放了40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其中,吉林省占40%以上,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合计约占40%,中粮集团占18%。据称,有关部门将为运输和储存这些出口玉米提供140元/吨的补助,这将是出口退税最高水准。笔者认为,在国内玉米平产略减、国内市场需求清淡、玉米价格疲软的形势下,国家用适当减少玉米出口的办法调控市场有利于缓解国内玉米供给紧张的局面。

  其三,2005年国家政策对市场行情的影响:

  2005年国家发布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党中央一号文件,对26个省市减免农业税,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再度表示,2006年我国农业税将会全面取消,并且明年真正实现8亿农民的9年制义务教育。农民利益得到保障,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2、国家发放出口配额,增加出口退税额度,鼓励国内玉米出口。有效的缓解国内库存压力,促进市场价格稳步走强。3、制定统一的陈粮、陈化粮销售计划,避免秋粮收购期间拍卖活动对市场价格的打压。4、铁路运输的玉米等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实行全额免征,缩减了企业购销成本,市场步入良性发展规定。但据悉,2006年1月1日起可能恢复征收。市场价格因此会被相应抬升。可见,玉米播种面积的改变、粮食流通方式、进出口贸易格局、市场供求关系比例等等方面都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政策影响因素遍及玉米市场的各个环节,后期政策仍是主导市场发展的关键。

  其四,国际玉米市场供需环境:

  从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玉米年度产量略小于消费总量,库存水平仍显丰足,但从附表数据中我们也会看到,目前全球玉米库存数量处于近十年较低水平,而消费量却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在产量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全球玉米可供应量正在不断的下降,供求矛盾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中,世界玉米贸易也在逐渐的趋于活跃,这无疑刺激了世界玉米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性玉米市场复苏行情逐步明朗化,我国玉米市场也会借助这股洪流乘势而上。

  三、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应该积极关注的几点动向:

  1、国内禽流感疫情的控制情况。

  2、国内饲料及养殖业市场消费的恢复状况。

  3、影响玉米出口、收购以及新年度的种植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性因素。

  4、国家对运输状况的调控力度及当前运输状况的改善情况。

  5、国内其他粮食品种的价格变化情况和各品种间的比价效应。

  6、世界玉米的产量、库存及价格的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四、2005年国内玉米市场总结

  跌宕起伏的2005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走势值得回味,“疫情”基本上贯穿了全年的始终,疫情的每一次出现无疑都给市场重重一击,而疫情的减弱或消退又都给市场重新燃起希望,时至今日,疫情仍在继续困挠着国内玉米市场;此外,国内玉米市场上也存在“亮点”,玉米出口的再次活跃,无疑给市场注入了活力;而国内玉米播种情况、消费水平、深加工发展状况等等因素也在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政策则在市场的发展中扮演着“无形手”的作用,每一次价格的涨与跌,政策都起到积极性调控作用,而同时,政策也引领着市场发展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年关临近,2006年即将到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禽流感”疫情终将被战胜,市场需求也将会逐步恢复,一个全新的2006年中国玉米市场值得期待。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7949-1.html

标签:农机 价格 多空因素 市场 回顾

上一篇: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呈现差异化
下一篇:上海年宵花卉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