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传统养殖业为何滑坡
2006-06-06   来源:中国农业网   

  猪圈空着、牛舍拆了、羊栏闲着、村头难觅鸡鸭的影子……这是在太和县关集镇中高村看到的景象,这种景象在皖北农村是很是寻常。“如今随便打打工,都比养畜挣钱稳当,再说养畜易得病,还可能传染人,所以大家都不养了。”一位村民告诉笔者。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正发生急剧变化,尤其是千家万户的传统畜牧养殖业,当前正在因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转移而受到严重挑战和冲击,据对拥有1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5万)的全国农业大县的太和县的典型调查表明,作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又是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产业的农村养殖业,目前在养殖规模、产品产量、生产价格以及生产效益等方面呈现滑坡势头,农村养殖业发展陷入困境。
  现状:六畜兴旺成往昔
  养殖规模明显萎缩。据调查发现,农村原本那种千家万户一齐上,六畜兴旺、猪肥牛壮的局面已不多见。据对太和县关集镇中高村、大庙镇双李村等11个乡镇的11个村委会的调查数字表明,11个村共有5394个农户,猪、牛、羊、禽四大品种的空圈率分别达到65%%、87%%、69%%、42%%。
  产品产量大幅减少。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该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同比分别下降了6.4%%、28.2%%、33.2%%、11.4%%;出栏量同比也分别减少了23.7%%、12.9%%、26.5%%、14.8%%;全县肉类总产量25529吨,同比下降22.9%%,禽蛋产量3160吨,同比下降49.0%%。
  收入收益急剧降低。据计算分析,目前农户每出栏一头育肥猪仅盈利130~150元、出栏一头育肥牛盈利500~700元、出栏一只成年羊仅盈利15~180元,农民出售畜产品的现金收入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本季度赶不上上季度,据对该县110户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180.82元,较上年下降14.99%,今年一季度72.13元,同比也下降了27.75%%,在牧业收入减少的同时,农民的牧业生产投资也同时出现下降势头,2005年农民人均牧业生产费用支出216.81元,比上年下降幅度达21%%。
  原因:劳动力少、风险大
  据分析,当前农村畜牧养殖业生产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在近两年全家劳动力都争相外出的情况下,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和儿童无心甚至无力去饲养猪、牛、羊等大牲畜,他们认为养畜易死亡、易失盗、不赚钱、费功夫,而近年来搞养殖失败的农户看到外出打工挣钱快,也转而去搞其他行业了。
  疫病防控压力大。目前除受高致病、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威胁外,常规疫病频发,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如猪附红细胞体病,前几年在阜阳市时有发生,现在八个县市区均有发病病例,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且很难根除,畜禽疫病困扰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畜禽被偷盗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许多农民反映,目前农民不愿养猪、牛、羊、禽等就是怕被偷盗。
  产品市场行情波动起伏较大。以近年的生猪生产为例,肥猪收购价格先高后低,今年已跌至近3年来的最低点,在生猪价格忽高忽低的情况下,许多养猪户无所适
  对策:营造环境促发展
  如何使农村畜牧养殖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一些专家提出建议: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宏观调控,在收购价格上和饲料供应上给予适当的保护和补贴。
  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养殖家畜家禽,引导农民走出小农经济和作坊式生产为特征的管理理念。
  调整畜牧养殖业结构,提高效益。要针对目前城乡居民喜食瘦肉、精肉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品种及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市场销路好、群众喜欢的瘦肉型猪、改良牛羊等。
  狠抓规模养殖大户的扶持工作,要致力于帮助他们扩大规模、拓展业务,从技术、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并经常在报纸电视上宣传他们,扩大其影响,以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规模养殖。
  加强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对农民深恶痛绝的偷盗畜禽行为要严厉打击。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要切实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做好畜禽防病工作的思想认识,大力推广普及科学喂养知识,使其趋利避害,为把农村畜牧养殖业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868-1.html

标签:农机 为何 养殖业 传统

上一篇:国内籼稻米市场行情简评
下一篇:我国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