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从自然资源看吉林渔业开发潜力
2006-07-27   来源:中国农业网   

  吉林省渔业有多大?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下发之日起,这便是业内人士的讨论焦点。20多年过去了,答案不断更新,都只是理论上的推算。
  吉林省用水域滩涂面积1000多万亩,其中可养鱼面积405万亩,列全国内陆渔业省份第8位,人均水面位居全国第3位,尚有130万亩可养水面待开发。此外,还有600多万亩稻田、40多万亩沼泽、3000多条生态沟和20多万眼农田井可以用于发展渔业生产。
  撇开待开发水面,目前吉林省渔业年产值为14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现有可养鱼水面如果单产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产值可达到42亿元。有权威机构测算,单位面积水面的渔业产出应相当于同等面积耕地的3至5倍,而目前在吉林省,可养鱼水面占耕地面积的5%,但产值仅为种植业的2.5%。依此展望,吉林省渔业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而渔业经济的重头戏则在于其带动的休闲、餐饮、观赏、旅游及深加工业,产值之巨大远远超过传统渔业。14亿元只是冰山一角,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可。
  现实与理论相去甚远,这是业内人士的皮下之痒。
  吉林省渔猎历史悠久,正所谓渔猎先于农耕,但长期处于无序的自然捕捞状态。1985年以来,吉林省渔业出现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1986年成立了副厅级建制的水产局,陆续出台了《吉林省渔业管理条例》等9个地方性渔业法规;从1987年起省财政厅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的水产苗种基地建设资金;从1989年起以省政府名义设立了水产技术推广奖,加速水产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到1992年底,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5万吨,进入全国14个渔业重点省行列。
  1993年后,渔业经济总量仍在稳步增长,但省水产局撤并,加之连续多年的洪涝和严重干旱,渔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相比之下,缓慢的发展就是倒退,到目前,吉林省渔业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序已由1992年的第14位退居为20位。
  比照历史,吉林省渔业在前进,从中可以感受到渔业发展的真实性。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主养品种由鲤、草、鲢、鳙发展到40多个品种,名特优新水产品的份额由过去不足总量的5%上升到目前的20%,其中,黄颡鱼、武昌鱼、镜鲤、池沼公鱼等已形成规模产量,并出口到日、韩等国。同时,以垂钓、观赏鱼为主的休闲渔业超常规发展,产值超过亿元,仅长春市青怡坊观赏鱼市场年产值就达3000多万元,而且市场空间还在进一步扩大。
  生产方式也由自然捕捞为主向人工增养殖为主转变,并由粗放型养殖方式向集约化、工厂化等设施渔业方向发展,大力开展江河湖库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掠夺式利用渔业资源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全省重要水域均划定禁渔期、禁渔区,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图们江下游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筹建中。
  但这一切满足不了专家的胃口,他们为白白浪费了的渔业资源惋惜。
  除了广阔的水面,吉林省的气候资源具有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特点,有利于发展渔业生产。吉林省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省,自然环境好,工业污染少,具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生态优势。同时吉林省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受“客水”污染,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渔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绿色、有机水产品的开发潜力巨大。
  吉林省水产资源也具有一定优势,经济鱼类和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动植物50余种,尤其是东部山区得天独厚的冷水水域和冷水鱼资源,如细鳞鱼、花羔红点鲑、大马哈鱼等,开发前景广阔。同时省内还有3个水产科学研究院(所)、52个水产技术推广站,已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30多项,如果把这些科技成果和技术在全省推广和普及,使水产科技贡献率提高2至3个百分点,水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充分利用、转化有利资源,需要有政策与资金的支撑,更需要观念的转变,树立“大国土”、“大农业”和“大粮食”意识。有专家建议,要明确吉林省渔业的产业地位,要像抓粮食和畜牧业那样抓好渔业;要以绿色和特色水产品生产为重点,全面提高渔业经济质量。要以水产品加工为带动,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使渔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成为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专家认为,吉林省渔业经济的总体目标大体可以确定为:到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突破50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渔业从业人口达到30万人,渔民人年均收入超过8000元。
  一些耀眼的闪光点支持了专家观点:查干湖渔场利用资源优势,靠名牌和绿色有机食品优势,打开市场,占领市场,目前,年水产品产量6000多吨、利税300多万元;永吉县桦皮厂镇渔业已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镇里的财政收入52.3%是渔业特产税,村渔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延边州“两头在外”的鳕鱼(明太鱼)加工业异军突起,改变了以生产鲜活“原料鱼”为主的经营方式,年新增产值5亿多元,实现利税近亿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513-1.html

标签:农机 潜力 开发 吉林 自然资源

上一篇:养殖甲鱼经济价值及市场分析
下一篇:专家预计下半年辽宁生猪市场行情将稳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