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粮上市前玉米市场综合形势分析
2006-08-24   来源:中国农业网   

    近日,我国玉米市场结束了自今年7月初以来的弱势行情,其价格开始止跌企稳,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反弹。其中,产区吉林、山东青岛、河南郑州、江西南昌、湖南长沙、福建福州、广东蛇口、上海和天津等地,玉米价格每吨均回升了10元左右。现在距离新粮上市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此轮玉米市场的弱势反弹能否持续?在新粮批量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又将如何演绎?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尽管目前玉米市场利空因素仍客观存在,但仍难以导致其价格继续下跌,且随着市场利好因素逐渐浮出水面,在新粮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强势仍将存在,局部地区价格可能出现小幅波动,具体原因现分析如下:

    一、产区市场玉米货源有限,区域性供给略显偏紧。据了解,目前国内主产区农民玉米普遍基本售完,市场供给能力进一步下降,其中关内山东、河南等地绝大多数粮库玉米已在前期价格走低期间出库,目前仅少数粮库存有少量玉米,已经无法满足当地用粮企业玉米需求。这样南方销区以及关内大部分产区玉米供应,主要靠采购东北玉米。而东北农民和小粮库及部分贸易商玉米也已经基本消耗,只有国有粮库玉米仍较充裕。而关内其它地区一些大中型饲料企业,目前玉米库存明显偏低,饲料产销又处在恢复性增长当中,后市国内玉米市场处于新老玉米交替阶段,近期有关饲料企业如补库不及时,倘若黄淮平原新玉米收获期间出现连阴雨,那么有关企业将出现玉米供应青黄不接,并可能拉动玉米价格出现短期上涨。

    二、养殖业开始全面复苏,饲料销售量明显回升。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基本结束了自去年9月底以来已经长达10个月的弱势,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7月份国内生猪价格普遍有所回升,全国生猪市场价格为6.97元/公斤,较6月份上涨6.4%,涨幅比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全国各省区市中,28个地区的生猪价格较6月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由于近期我国畜禽价格保持上涨势头,养殖户养殖信心大为增强,部分地区补栏有所恢复,饲料销量出现回升态势,局部地区回升势头明显。据了解,目前山东部分地区禽饲料环比回升了20%,主产省猪饲料回升10%-15%,局部偏高地区环比回升20%以上。另外,9、10月份是禽畜养殖的旺季,中秋和国庆双节消费高峰也日渐临近,玉米饲料消费的复苏将对玉米价格构成一定的支撑,刺激玉米价格回暖反弹。
   
    三、饲用小麦替代减弱,玉米消费量有所增加。前期,由于部分地区新麦价格相对玉米大幅倒挂,而养殖业全面亏损,南方销区饲料配方中玉米被饲用小麦批量替代。然而,目前虽然玉米替代现象仍然存在,但替代量却已明显降低。据了解,目前广西南宁地区饲料小麦(河南、河北产)站台价为每吨(下同)1350元-1360元,东北玉米码头价为1480元-1490元,价差仍有100元以上,但小麦替代比例却由前期的30%降至20%;江西南昌地区湖北小麦船板价为1300元左右,东北玉米到站价1480元/,价差每吨180元,但小麦替代玉米、次粉的比例却相对降低了20%-30%。湖南长沙地区河南漯河、驻马店饲用小麦(4等新麦)到站价1320元-1330元,东北玉米到站价1500元左右,价差约170元左右。但饲企采购小麦的很少;湖北武汉汉川、孝感地区饲用小麦进厂价为1280元―1300元,玉米进厂价1500元,价差高达200元以上,但饲企替代并不积极,小麦滞销。这主要是许多饲用新麦品质较差,部分小麦生虫、水分高、杂质多,特别是近期天气多雨,一些地区农民手中的小麦品质下降明显。同时,小型饲料厂加工条件受制约,大型企业考虑到小麦替代后,饲料质量有所影响。特别是目前畜禽价格上涨,养殖获利趋好的情况下,养殖户相对倾向于质量好、饲养效率高的饲料。以致饲用小麦替代量出现明显下降,饲料企业采购也是边购边用。
   
    四、出口利好消息传来,有利于玉米市场人气提升。最近,韩国Nonghyup饲料有限公司买了3万吨中国产地的玉米,船期在10月,C&F价格在161.74美元/吨,这是自我国三月份暂停发放新的出口指标后韩国采购的第一笔中国玉米。这使市场预计我国可能会重新进行大量玉米出口。虽然目前玉米出口量很少,而且大量出口玉米仍需要国家的政策补贴,同时没有可靠的消息指出国家在剩下的2006年里面下发出口配额,但是至少向市场发出了一个利好信号,有助市场人气的提升。
   
    五、新玉米批量上市尚待时日,饲料企业仍有补库需要。虽然,我国广西、湖北、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丘陵山地早熟春玉米已经少量上市,由于上述地区新玉米上市量较少,对周边及全国玉米市场并不构成影响,且新玉米的上市价格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据了解,目前南宁地区好的新玉米收购价1320元,与前期基本持平;饲料厂进厂价1400元(水分14%左右)。重庆长寿等地新玉米也已收割,农村收购价1260元-1280元,送厂价1400元-1420元,但目前正处收晒阶段,市场仍然有价无市。而黄淮平原夏玉米收获期约在9月中上旬,但新玉米晾晒后大批量上市并发往南方销区,一般约在10月中上旬才能运达,这样南方距离新玉米到站仍有2个月左右时间。然而,目前南方销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量大多在15-25天,加上部分饲料企业合同定购及途中玉米,这些企业玉米合计库存约有30-40天,相对新玉米衔接仍有20-30天的供货缺口。为此,我国新玉米批量上市前,国内饲料企业玉米仍普遍存在继续采购补库需要,对其价格形成利好。
   
    六、全球玉米库存增幅较小,对价格中期走势仍构成利多。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本年度与上年度相比,全球及中美两国产量减少、消费增长、库存量缩减、供需关系利多则依然成为对比主要特征,因此,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均呈现短中长期全面利多的态势。其中国内玉米供需月度平稳,
   
    2006/2007年度8月份与7月份国内玉米供需数据对比显示,玉米期初库存量持平于3500万吨,产量持平于13800万吨,需求消费量持平于14100万吨,其中饲料消费量持平于10300万吨,占玉米总需求消费量的比例为73%,玉米出口量则持平于400万吨,期末库存量持平于2810万吨,供应缺口达到300万吨悬殊规模,期末库存量比期初库存量大幅缩减690万吨,相对减幅达到19.7%,对价格中期走势仍构成利多。
   
    综上所述,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形势悄然改变,一方面产区货源减少,市场青黄不接,区域性供给相对紧张,特别是南方销区及港口玉米到货量减少,库存压力减轻,玉米价格反弹明显;另一方面国内玉米市场弱势行情的暂停主要得益于我国畜禽养殖出现明显恢复势头,养殖户养殖收益不断有所提高,饲料销量趋于回升,而饲用小麦替代现象在前期一阵疯狂之后,现已明显减弱,饲料企业玉米补库也将不同程度展开。另外政府允许国内玉米恢复一定量的出口,而全球玉米库存增幅较小,对价格中期走势仍构成利多,为此,新玉米上市前我国玉米购销市场将短期相对活跃,大部地区玉米价格将稳定坚挺,特别是产区和南方天气仍不确定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价格可能继续小幅走强。但是丰产预期对玉米市场的压力也将逐渐逼近,倘若没有更多利好消息刺激,玉米市场反弹幅度仍没有太高预期,且市场转入振荡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366-1.html

标签:农机 形势 分析 综合 市场 上市

上一篇:如何看待此次局部范围内粕价反弹
下一篇:2006年8月中国农产品数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