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国内玉米上涨之路仍坎坷
2007-05-23   来源:中国农业网   

  美国种植天气的好转使CBOT大豆和玉米比价迅速扭转,本周内,CBOT大豆一口气攀升了近50美分/蒲式耳,而玉米仍维持窄幅震荡。大连玉米价格正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现货市场的双重挤压,即国内玉米开始上涨,但国际市场的玉米上涨动能开始衰落,这与前期的状况正好相反。

  无论是前期大豆和玉米之间出现的价格“翘翘板效应”,还是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之间的“夹板效应”,都似乎预示着大连玉米的上涨之路变得坎坷起来。

  原因有三个:一是国内外玉米基本面差异;二是国内外商品价格波动弹性差异;三是市场参与主体不太相同。

  根据最近的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美国2007/08年度新玉米结转库存为2406万吨,这个库存水平比上年增加了178万吨;中国2007/08年度新玉米结转库存为2596万吨,比上年减少了近800万吨。虽然中国玉米库存下降幅度远高于美国,但库存绝对量比美国高,2007/08年度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为9%,中国为17.5%。虽然美国库存与上年持平,但这是增加了1200万英亩之后才有的状况,工业消费对美国玉米需求的拉动不可忽略。

  另外,我们在研究国内期货市场价格运行规律时,不能不考虑商品价格波动弹性的差异。比如国外对于燃料乙醇产能扩张的规模控制力度要远远小于国内市场。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我们像美国那样大肆扩张燃料乙醇产能,所以我们会发现,同样是上涨,国内玉米价格的涨幅要小于国际市场,因为对于中国的饲料业来讲,粮食成本的上涨会快速吞噬经营利润,从而直接导致需求的萎缩。

  在大连商品市场上,长期存在着“南北军团”对垒的现象,即:南方资金热衷于投机做多,而北方的粮食生产和经营企业倾向于做空,这是由特殊的资金属性造成的。这有点像国际市场的商业头寸和非商业头寸的区别,但国内的基金力量显然没有国际基金那么实力雄厚。

  随着中国玉米出口规模被控制,国内外玉米价格的联动性正在减弱。以往的情形是,当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过高或者海运费飞涨的情况下,由于中国玉米的成本优势会在东南亚市场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出口规模的增大会使得国内市场压力减轻,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玉米供需也比较紧张,出口大门越来越窄了。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的上涨速度制约着大连玉米的涨幅。虽然在5月份大连玉米与巨量交割擦肩而过,但现货价格与远期期货合约的升贴水的幅度还不小,套保压力可能会向后转移,除非现货价格从现在开始快速上涨。

  综上所述,虽然各方面因素支持国内玉米期价上涨,但上涨幅度同样受到制约,所以,建议投资者注意控制玉米期货交易节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5443-1.html

标签:农机 上涨 国内

上一篇:市场需求回暖支撑稻谷价格出现上涨
下一篇:化肥价格仍呈上扬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