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07年小麦市场回顾与2008年展望
2008-01-31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一、2007年国内小麦市场回顾

    (一) 2007年我国小麦当年新增供给仍大于需求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2007年我国小麦总产量为1.06亿吨,比2006年的1.04459亿吨提高了154.1万吨。其中,冬小麦产量为1.013亿吨,比2006年的9863.4万吨提高了266.6万吨;春小麦产量为470万吨,比2006年的582.6万吨降低了112.6万吨。产量的提高得益于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同步提高。2007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00万公顷,比2006年的2296.2万公顷提高了3.8万公顷。同时,单产也从4.549吨/公顷提高到4.609吨/公顷。2007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小麦8.283万吨,2006年全年进口量为58.33万吨;同期小麦出口量为207.585万吨,2006年全年出口量为111.407万吨,继续呈净出口格局。小麦国内总消费量略有增加,其中2007/2008年度制粉消费量预计为8500万吨,比上年度的8600万吨降低了100万吨。而受小麦玉米比价降低的影响,饲用消费量和工业消费量分别从上年度的560万吨和225万吨提高到680万吨和250万吨。据此粗略计算,2007年我国小麦国内消费量比2006年略有提高。考虑到2006/2007年度和2007/2008年度小麦当年新增供给和总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分别为303.2和420万吨,2007年我国小麦当年新增供给量继续大于总消费量。这是我国小麦市场基本未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的基础条件,也是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的背景。

    (二)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和竞价销售是2007年小麦市场主线

    2007年新麦上市后,各主产省小麦价格显著下跌,促使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6月1日至9月30日,6主产省共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2894.9万吨,其中河北196.1万吨,山东126.7万吨,河南1293.5万吨,江苏582.4万吨,安徽501.6万吨,湖北194.6万吨。而2006年6省总收购量为4121.8万吨,其中河北514.3万吨,山东340万吨,河南1812.7万吨,江苏610万吨,安徽645万吨,湖北199.8万吨。相比之下,2007年各省收购量均比2006年有所减少。

    2007年全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活动一直没有停止。即使在6月1日至9月30日的托市收购期间,考虑到新麦不能立即用于加工,国家也没有停止2006年收购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的竞价销售活动。在托市收购结束后,由于价格总水平提高及玉米价格高企,农户销售小麦的数量一直不多,在10-12月份,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基本上是国内小麦供应的主体,对稳定国内小麦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投放量保证了国内小麦市场的供应。在此情况下,尽管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近一倍,国内小麦价格并未大幅波动。

    (三)2007年我国小麦价格走势回顾

    第一阶段(1-5月份):小麦价格基本平稳,部分省份略跌。在此阶段,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平稳进行,成交量在1月初至3月底呈增加态势,主要是此阶段农户销售小麦数量较少;4月初至5月底,成交量在减少后趋于稳定,其原因是中储小麦轮出,市场供应增加。在此阶段,最低收购价小麦是市场供应的主体之一,但多数面粉厂并不完全依赖于竞价交易。同样受储备粮轮出影响,河南、江苏和安徽小麦价格曾小幅下跌,但并未形成持续下跌的态势,总体而言市场基本稳定。

    第二阶段(6-10月份):新麦上市后价格先跌后涨,后逐渐趋稳。新麦上市后,小麦市场价格快速下跌,河南下跌了80元/吨,江苏和安徽则下跌了150元/吨,且跌破或接近最低收购价。在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后,小麦价格迅速回升,并于7月底趋于稳定,此后至10月底一直保持基本稳定。事实上,在7月底之前部分地区小麦市场价格已涨到了最低收购价之上,原因是面粉厂和贸易商均预期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底价不变,而底价比最低收购价高6-7分/公斤,因此收购较为积极。

    第三阶段(11-12月份):小麦价格在快速上涨后逐渐回落。11月中下旬,各省小麦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其直接动因是由于地区间供应数量的不同,小麦地区差价扩大,从而带动了小麦价格上涨。在此阶段,连续几个月CPI同比增幅均超过6%,小麦以及其他品种粮食市场的看涨预期很强,促使面粉厂加大小麦采购力度,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小麦价格。当然,在此阶段面粉出口同比大幅增加也给一些面粉厂提高小麦收购价提供了客观条件,但这并非此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由于供应充足,河南小麦价格涨幅较小,为80元/吨,河北、山东、江苏为150元/吨,安徽为110元/吨。在11月28日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从150万吨提高到250万吨后,价格上涨即告结束。此后,为了确保市场供应,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进一步增加至350万吨和450万吨,小麦价格随即下跌,跌幅在60-70元/吨,但截至2007年12月底各主产省价位仍普遍比涨价前高约80元/吨。

    二、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对国内的影响很小

    (一)2007年国际市场经历大牛市

    2007年美国3大小麦期货市场CBOT软红冬小麦、KCBT硬红冬小麦和MGEX的硬红春小麦期价涨幅均超过1倍,最高时几乎与大豆价格持平。1-5月份国际小麦价格基本稳定,但从6月初至9月低,加拿大和欧盟减产推动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在加拿大和欧盟减产的影响逐渐消失后,澳大利亚小麦主产区天气干旱,产量前景大大低于此前预期再次成为推动小麦价格上涨的因素。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在国际市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从5月底的约5美元/蒲式耳上涨至9美元/蒲式耳之上。此后随着澳大利亚产量前景的逐渐明朗和基金的获利平仓,小麦期价出现了约1.5美元/蒲式耳的回调。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1月下旬。但此后受美国冬小麦主产区天气干燥、阿根廷推迟小麦出口登记及俄罗斯为限制小麦出口征收10%的出口关税的影响,再次出现上涨行情,且一举突破前期高点,特别是MGEX的硬红春麦价格一举突破11美元/蒲式耳,KCBT的硬红春麦也达到了10美元/蒲式耳。价格变化表明国际小麦市场供应仍很紧张,对于利多消息非常敏感。2007年12月15日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再次出现回调,主要是受美国小麦主产区降雪、旱情缓解的影响,但截至年末回调幅度并不大,仍处高位。

    (二)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对国内影响很小

    2007年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小麦库存充足,有足够的供给能力;二是从11月份起我国一直在竞价销售储备进口小麦,国内优质小麦价格不会受国际小麦价格影响。但由于2007年及以前我国面粉出口未采取配额管理,且有13%的出口退税,在国际国内小麦价差大幅拉大的情况下,东南亚各国对我国面粉的需求非常旺盛。受高利润刺激,我国面粉出口同比大幅提高,面粉厂采购积极,在局部地区如江苏和山东对小麦价格起到了拉动作用。为保证小麦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国家在2007年12月20日出台政策,取消了对面粉出口的退税政策。此后,又在12月30日和2008年1月1日相继出台了对面粉出口征收25%的临时关税和对面粉出口实行配额管理的政策。2008年面粉出口将大幅减少,面粉出口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将逐渐消除。

    尽管如此,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对国内小麦市场仍有一定心理影响。国际市场农产品、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的整体宏观价格水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国内出现的通货膨胀对于农户的售粮心理有很明显的影响。10月份以来小麦、稻谷和玉米市场均出现了农户售粮不积极的现象,导致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成为市场供应的最主要渠道,很多地区的面粉厂甚至完全依赖于这一供应方式。前期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在大多数时间里对小麦价格持看涨预期,理由之一就是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了一倍多,而国内小麦价格涨幅并不大。当然,截至年底这一心理已大为减弱。

    三、2008年初步展望

    2008年国内小麦市场将继续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已被确定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粮食价格作为基础性价格将继续受到重点关注。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的价格,因为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将受到密切监测。2008年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对小麦市场的影响仍将很大,国内小麦库存充足,预计国内小麦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新麦上市前,小麦价格预计将呈稳中略跌的态势,竞价交易的平稳进行将保证市场供应充足,目前各省成交均价已非常接近底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很小。新麦上市后,农户的销售速度和小麦玉米比价等因素,将对小麦市场产生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4776-1.html

标签:农机 展望 回顾 市场

上一篇:五大品种“年花”热销沈城
下一篇:近期云南省大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