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德系西门塔尔牛导入中国的高效育种方案可行性研究
2008-05-26   来源:中国农业网   

    西门塔尔牛是一个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品种,它在世界各区域是以两个不同的使用方向被使用。

  西门塔尔牛养殖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母牛养殖场中进行肥育牛生产,这一生产模式主要说的是北美、南美以及南非的大规模肉牛场,在中国有一个1000万头西门塔尔母牛(此数过大-译者注)群体,其主要的生产方向也是肉用。作为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通过它杰出的繁殖特性和良好的泌乳性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好评。西门塔尔断奶犊牛的良好育成性能,正好符合肉牛业的这个要求。许多肉用牛品种因其母牛产奶性能较低,致使其哺乳育子能力较差,通过杂交导入西门塔尔牛,可获得母牛泌乳性能的提高。

  西门塔尔牛养殖业的另一大部分是兼用型,在兼用型养殖中,西门塔尔牛既用作乳用,又用作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这种生产模式广泛分布在中欧地区和有限规模的牛场中。由于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兼用型德系西门塔尔牛品种发展十分良好,许多国家和育种者纷纷关注这个品种,目的在于考察可否将这个品种引入他们的国家和牛场。在中欧有难以估计的多个荷斯坦奶牛场引入德系西门塔尔牛进行级进杂交,尽管德系西门塔尔牛的产奶性能稍低,但通过它肉用性能以及良好的健康和机能所获得的更高的收益可以弥补。

  就中国的西门塔尔牛养殖业而言,问题在于西门塔尔牛养殖业应如何进一步发展。笔者的意见是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在干旱和饲草匮乏地区,养殖西门塔尔牛应继续以肉用方向为主。而在具有良好饲草基础的地区,兼用牛应是中国养牛业的一个主要部分。由于人口增长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奶和肉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

  当前与德国西门塔尔群体开展合作的可能性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在德国西门塔尔群体中,以冻精和胚胎形式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生物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鉴于超长的运输距离以及中方提出的进口兽医卫生条款,看来通过活牛交换遗传物质是不可行的。出于这个原因,改良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育种方案应以使用胚胎和冻精为出发点。

  胚胎为人们将动物从一个群体移植到另一个群体提供了可能,就兽医卫生条款,世界各国的大部分群体间都是通用可行的。遗传物质采用胚胎方式进口的缺点在于较高的成本。这种快速进口外群体遗传物质还可能带来两个风险:1.胚胎牛不能适应新的环境。2.养殖场及其饲养管理措施未能按照新的胚胎牛及其生产性能要求及时进行调整。

  出于以上原因,把进口胚胎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群遗传改良总体方案范畴的一小部分更为可行。进口胚胎应该集中用在少数育种场中,这些牛场需要直接由德方饲养管理顾问直接指导,这样可以及时可靠地解决出现的问题。牛场的饲养管理人员可以部分在德国或由德国专家在中国进行培训。

  相比较而言,进口冻精则是十分适宜的,因为不管是在德国还是在中国,都使用同样的技术进行采精、稀释和冷冻。使用进口冻精的优点是,中国群体可以一步一步地逐渐向着德国群体水平靠近,由此所获得的改良牛可以较好地适应特定的环境,而且养牛专业户也可以慢慢地了解引进的新遗传物质和它们的生产性能潜力。

  肉用牛的育种方案

  中国牛的育种以其群体规模大,而又尚未大面积推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为特征。鉴于此,在将要进口遗传物质的群体中,先别急于推行生产性能测定,尽管这项工作是实施育种方案中重要的部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在中国马上购置那些昂贵的生产性能测定辅助仪器设备,由此可以在实施育种方案时,首先集中力量进口德国的遗传物质,然后到第二阶段,当不需要太多经费用于进口遗传物质时,再集中力量购置生产性能测定的辅助设备。在进口德国遗传物质的开始阶段又可以分为3个步骤(见图1)。

  第一阶段进口胚胎的公牛可以根据它已知在德国群体中的系谱育种值,以及它本身良好的生产性能选留至公牛站,作为肉用牛育种的采精公牛使用。

  第二阶段来自胚胎移植的母牛可以作为公牛母亲,挑选进口冻精进行计划选配,由此获得的公犊牛经过个体本身生产性能测定后,作为采精公牛用于肉用牛育种方案中。

  第三阶段在中国群体的母牛使用进口优良精液经过多个世代配种,使其含有75%~87.5%进口遗传物质时,当其已有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成绩时,通过选择也可留作公牛母亲。确切的进口基因比例,要由育种指导委员会决定。

  自第三阶段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育种工作的连续性,并且在中国那时的群体中可以选择足够的公牛母亲,用以生产肉用公牛。经严格选择的中国公牛母亲,应使用按照中国市场需求选择的德国优秀种公牛配种。

  由上述选配计划所获得的公犊牛,需要接受一个个体本身生产性能测定,大约50%的公犊牛通过了个体本身生产性能测定,可以按照其经验值(即性能测定值-译者注)用作采精公牛。由上述选配得到的母牛,大约50%~75%部分作为公牛母亲留在群体中,其余的母牛送到兼用牛群作生产母牛使用。

  建立和完善这样的育种系统,即系统中两个群体和两国间对重要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需要合作伙伴间相当程度地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以笔者之见,有必要建立一个育种方案的双边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应由科技界、政府和市场有关人士的代表组成。

  兼用牛的育种方案

  中欧地区西门塔尔兼用型群体的经验表明,这样的育种方案的成效取决于一个高效的并且认真实施的后裔测定计划。因此,在中国建立一个兼用型育种方案时,像肉用牛方向那样,明确加强进口遗传物质是必要的。

  初期,在挑选的部分测定牛场中,母牛应该使用德国优秀的兼用型公牛配种,由此得到的母牛需要按照德系西门塔尔牛群体的饲养方式培育,然后转到产奶生产阶段。如果这个大规模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可以在大部分饲草供应条件良好的中国西门塔尔牛场中使用欧洲兼用型西门塔尔公牛配种,由此在中国组建一个良好的生产群。

  只有当中国发展并广泛推行生产性能测定时,才有可能在中国西门塔尔群体中选育用于兼用型群体的种公牛。因此,对于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来说,像肉用牛那样,大量使用进口冻精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人们照此实施了,通过导入优良兼用型德系西门塔尔冻精,其后代肯定可获得高于亲代500千克~1000千克产奶量,相应的进口精液的成本则肯定是良性投资,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可以组建一个兼用型优秀母牛群体(见图2)。

  图2中描述了在不同的假设和选择条件下,中国兼用型西门塔尔牛群体潜在生产性能发展的状况。如图明确显示,通过补充购买冻精进行持续选择,比单纯引用德国遗传物质有更为明显的作用。单纯将德国的遗传物质导入,经过5世代仅获得大约500千克的产奶量进展,而与此同时,在德国的群体中经过持续地选择并挑选自己的采精公牛,按照不同的选择强度,可获得1500千克~3000千克的生产性能进展。

  产奶量可能实现的性能进展,假设中国西门塔尔牛平均产奶量为3000千克,德国与中国初始性能群体差为+500千克。

  育种方案的前景

  为了中国西门塔尔牛的改良,就实施一个中德两群体间的共同育种方案的时机而言,目前十分适宜。德国和中国在动物育种和人工授精领域两国都有合作的意愿,并且有关人员就合作问题的接触已经建立。笔者确信,中国的西门塔尔育种者们对德国的遗传物质有着高度的信任。这个基本前提是一个重要的基石,因为合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养牛户对育种方案接受的程度。中德两国的科技工作者间的紧密接触,肯定对共同育种方案的成功做出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4077-1.html

标签:农机 方案 育种 高效 导入 中国的 西门

上一篇:灾区农业受重创大震考验中国粮食储备机制
下一篇:奥运鸡肉特写:肉鸡生产要闯18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