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综述
2008-11-04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10月25日,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在河南郑州隆重举办。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在论坛上就《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发表了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汪懋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白人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剡水和日本国北海道农业近代化协会会长村井信仁、韩国农机工业协同组织次长南圭哲、乌克兰农业机械协会秘书长塞尔吉.沃斯托斯基,就我国农机化发展到中级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中级阶段需要重点研发创新的农机产品和技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势,当前金融形势下农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发展农机化的成功经验等进行了演讲。对帮助农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农机大市场以及农机管理部门进一步认清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向,把握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探讨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战略,抓住机遇、驾驭机遇,以及了解其他国家农机化的成功经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要培养职业农民农机合作社是发展方向

    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宗锦耀司长在峰会演讲指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设施农业、高效收获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他要求,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约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挖掘农业增产潜力,确保主要农产品产量、质量、结构安全,需要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物质装备支撑。

    宗锦耀说,目前,活跃在乡村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有3500万个,农机手超过400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3%,占农业从业人员的13.3%,他们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的职业农民的过程。新型农民要向职业化发展,职业农民主要就是农机手和农机大户。他强调,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每家每户买农机既买不起也不经济。农机不仅要作为替代人畜力作业的手段,而且要作为农民勤劳致富的工具;我国农民购买农机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中型机具不仅要为自家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开展社会化服务。各级农机部门要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机械、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延长服务链条,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鼓励农机大户及农机服务组织承包经营闲置和流转土地,为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系列化农机作业服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宗锦耀向与会者透露,明年购机补贴将大幅度增加,补贴种类将大幅度扩大,补贴标准也要大幅度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加快普及应用水稻插秧、玉米收获、油菜播种收获、马铃薯收获等粮油作物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逐步推广棉花、甘蔗、花生、茶叶、牧草等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稳步提高畜禽养殖、水产业及设施农业、农产品贮藏加工装备应用水平。切实做好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化肥深施等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鼓励发展高性能机具和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加速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具,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拓展服务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在峰会上表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引领农艺制度变革,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及职业农牧民技术队伍的建设,助力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实现2020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今后年均增长率至少需要达到2.26%,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及农机服务组织转变传统观念拓展服务领域。不仅要推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而且要推动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的机械化;不仅要推动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还要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不仅要提高产中机械化水平,还要提高产前、产后机械化水平。

    汪懋华同时强调,要保证粮食安全,还要从“土”抓起,实施保护性耕作,少耕、免耕,改善土壤有机质。目前全球1/4耕地质量退化,使粮食减产1/6。在我国的43个玉米高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可达1000kg/亩;最高达1400kg/亩,而同样的玉米品种在普通农民那儿种,只能达到400kg/亩。因此要发挥国有农垦农场在发展机械化农业和机械化服务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要实现三个突破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在峰会上强调,企业要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实现三大突破,即产品、服务、合作的突破。他认为,对企业来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各有不同,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好着力点、突破口,在产品的品种、性能、质量、可靠性及技术服务、售后服务方面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出特色,创出品牌。同时,企业要实现产学研合作、整机厂与配件厂的合作、生产与流通的合作,区域间的合作以及国内外合作的方式,广开合作渠道,提升竞争能力,做大做强。

    农业装备技术要形成一批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志在峰会上表示,在农机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农机装备技术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已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装备品种超过65大类7000多种。而我国农机产品品种只有14大类3500余种,且主要集中在田间作业。在国内市场占近10%的高端和大型复杂农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统筹部署加快我国农业机械科技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加强我国农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时不我待,农机新型材料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产业化发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等新型产业技术亟待解决。因此,要解决快速发展的农机化需求与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就需要国家、农机企业及农机科研院所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装备品种、优化装备结构、提高装备质量、扩展装备领域、完善装备功能、提高装备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有效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农机企业的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机企业早已参与到全球竞争的格局之中。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再次印证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和不断扩大。在此种情形下,中国农机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独善其身。环球凉热,何去何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剡水在峰会上向农机企业提出了建议。

    赵剡水表示,从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的趋势看,参与国际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客观选择。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较大的增长潜力,产品产业链较为完整,产品规格型号齐全、适应性广,能够满足各国农业生产作业的需要,同时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从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的现状看,参与国际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农机行业竞争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国际知名制造商分别采取与国内企业合作或独资建厂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机企业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方面仍然是这些国际巨头企业,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国内优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相互竞争。从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的环境看,参与国际竞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方面,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事关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进入实施阶段,对于农机企业是利好因素。国际方面,尽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迟缓等,但全球各国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将推动各国对农机需求量的增长,中国作为农机制造大国,农业装备出口增长可期,这将推动农机行业新一轮快速发展。他建议,农机企业应大力推进企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积极探索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国外经验可资借鉴

    日本北海道农业近代化协会会长村井信仁、韩国农机工业协同组合次长南圭哲、乌克兰农业机械协会秘书长塞尔吉・沃斯托斯基分别介绍了日本北海道、韩国和乌克兰农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特别对如何与中国在农机领域的合作形式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北海道是日本最寒冷的地区,为了保持土壤墒情,一般采取拖拉机深耕的方法,使农作物能充分地吸引养分。同时,还要进行季节性的适度作业,以克服冷害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北海道农户的耕作时间大大减少,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村人口高龄化,目前大规模的农场正在从20公顷扩大到50公顷,以后还将扩大到75公顷,这就需要引进人才、新技术和先进的耕作机械,特别是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更为受欢迎。

    据介绍,韩国自2001年实现1亿美元以上的出口业绩后,出口业绩持续增加。最初的出口机种是以小农工具为主,近两年拖拉机则成为了主打出口机种。出口国中,美国占据了全部出口数量的一半,并主导着出口市场;其次是中国和日本,而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正在成为新兴的出口市场。韩国进口的农业机械中日本产品占据最多,其次是美国、德国、意大利和中国产品。从各国进口的机种来看,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机种为联合收割机、乘坐式插秧机;从美国、德国、意大利主要进口大型拖拉机,从中国则主要进口防除机及其配件。

    与韩国不同的是,乌克兰的农村人口为1470万,占总人口的31.7%,其中有350万人从事农业。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乌克兰农业部门正在逐渐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其增长速度目前超过其他产业部门和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优先投资的领域包括修建、运营饲养家畜的建筑物;修建土豆、蔬菜和水果的储藏设施;修建大棚温室;修建储藏饲料、甘草、青贮饲料的仓库以及土地治理。目前,乌克兰每1000公顷可耕拥有10台拖拉机、4台联合收割机、15台甜菜收割机以及7台玉米收割机,其农机需求空间很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853-1.html

标签:农机 峰会 综述 亚洲 论坛 中国 第八 第六届

上一篇: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CAMF2008)亮点回顾
下一篇:南京市十大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