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企业如何度过“寒冬”
2009-01-22   来源:农机360网(作者:刘振德)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多数行业也因此受到拖累。由于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大放缓,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制约了消费增长。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工业增速呈现持续放缓态势,GDP增幅开始下行。七、八、九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4.7%、12.8%和11.4%, 9月份增速已跌落至2002年4月以来月度的最低水平,而且增速进一步减缓趋势十分明显。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电力、纺织、有色行业亏损情况严重。珠三角、长三角及西部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现象。金融危机对机械行业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主要生产企业11月份的订单量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去年同期还在加班生产的柳工、厦工、临工、山推等企业现在已经开始减产放假,国内农机企业也出现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产销量大幅下滑局面。

  进入10月份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果断的"救市"措施,市场预期利好因素频频呈现: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给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市场和拉动内需的十条政策中,大部分内容均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据此不难判断,未来我国农机市场将迎来一个十分难得的快速发展时期。然而,远水难解近渴。虽然农机市场前景无限光明,但这些政策措施要能真正收到成效尚有一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市场不会马上回暖,未来的三四个月内,我国农机市场也将和其它诸多行业一样,注定要遭遇一个萧煞彻骨的"冬季"。眼下,如何带领企业度过当前这个"寒冬",已经成为企业决策者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应对当前的市场危局。

  首先是要树立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正如温总理所说的那样,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员工是创造企业历史的中坚力量,企业遭遇困难的形势下,决策者首先应该当想到的就是员工,要善于动员发动和利用员工的主人翁力量,让员工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市场总体形势,既要让员工了解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局面,还应当让员工看到企业未来的希望之所在,以增强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感和工作责任感,增强迎战当前困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广大员工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我们就有了勇闯一切关隘的资本,再大的困难也不足畏惧。

  其次是要以激越积极的态度应对困难和挑战。市场疲软,人心不能够疲软。"严冬"面前切不可像蛇一样龟缩成团,静待春暖花开时节的到来,而应当以更加积极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困难,积极投身业务经营活动,主动迎接市场的检阅与挑战。机遇历来都是只眷顾那些最有准备者。市场越是不景气,我们越是要逆势而上,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付出比平时更多的辛勤和汗水。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促销增效活动,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市场不景气所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应当借机开展用户巡访活动,为用户上门维修保养服务,加强与经销商及广大用户的交流与沟通,千方百计为用户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客户关系,强化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为未来市场回暖赢回主动权。

  其三是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积极进行管理、技术、产品及各种营销要素等企业能量的积聚与储备,为企业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国务院新近出台的十条措施中关于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对于机械装备业扩大投资与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十分有利。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和实施装备更新与技术升级,以重新夺回和占领行业的制高点。要借机扩大技术研发投入,整合全球技术信息资源,切实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产品技术研发;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认认真真地开发生产出更多高效、节能、环保、先进的复合式新型农机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运用市场倒逼机制,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认真梳理和推行业务流程再造,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壮大营销要素功能,从提升营销能力入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其四是要加强资金管理,紧缩费用开支,"勒紧腰带过紧日子"。紧缩财政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向企业员工"开刀"。越是在困难的形势下越应当更加关心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的意志,维护员工的利益。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上下同欲,同仇敌忾。相反,谁要是两只眼睛总是盯着员工的口袋,心里老是盘算着如何打员工的"主意",那么,这个企业也就真的是"气数将尽"了。笔者认为,除了要紧缩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外,紧缩财政的重点还应当放在资金的宏观管理上。一方面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清收,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尽量规避无把握的资金流出,防范因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还应当科学合理地调配资金运用,集中可能的财力重点扶持优势产品与优势项目,支持开拓经营和促销增效,加快资金流转与回笼,尽可能多地掌握现金流入。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历史经验早已证明:只要资金不断流,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被拖垮。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655-1.html

标签:农机 度过 如何 企业

上一篇:国有农机企业的文化创新与再造之道
下一篇:我国收获机械产业30年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