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加快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动农机化发展
2009-09-02   来源: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   

  近年来,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持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蓬勃发展。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明确发展思路。一是制定规划。按照省政府和农业部要求,省农机办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以及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情况,科学编制了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二是明确标准。明确了今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五化”标准,即“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三是把握原则。即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示范带动,做到引导不强迫、服务不干预、支持不包办;坚持激活内力、调动外力有机结合,农机手联合作业增加收入,农机部门给予多方面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边发展边完善,在促进发展中规范。

  (二)加强组织领导。省农机办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作为推动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来谋划。2005年,省农机办专门研究出台了加快发展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两个文件;2008年,全省建立了40个村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示范点;最近,省农机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并召开了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措施。市县农机部门也都把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制订了资金保障、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动员调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维修、安全监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力量,形成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合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实行政策扶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倾斜,并且放开机具台套补贴限制。不少市县还利用市、县财政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累加补贴。有关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优先予以安排。积极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免除登记及审检费等政策,减轻农机专业合作社负担。二是强化资金扶持。今年省财政拿出6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以“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库棚建设、示范推广新型机械、维修设备补助等。三是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优先提供小额贷款或优惠贷款,简化放贷程序,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延长还款期限。同时,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它社会资金投资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了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坚持多元创建。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过程中,各地按照多元创办、形式多样的原则,推进了各具特色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从创办类型看,主要有四种,即农机专业大户联合型,村干部、农村能人带动型,村农机作业队、乡镇农机站所属服务实体改制型,农机龙头企业创办型。在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即农机户带机入社,入社机械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实行单机核算,按作业量统一提取一定比例管理费的劳动联合模式;成员带机作价或带资入股,财产共同拥有,社员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股份合作模式;以村为基础,对村内土地实行订单或合同作业,实行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为村民提供耕种收或全过程“一条龙”作业服务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五)拓展作业规模。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生产规模大等优势,因此各级农机部门注重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农业部颁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合同》规范文本,规范作业形式和服务行为。特别是推行“订单作业”、耕、种、收、运的“一条龙”、“土地托管”作业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闲置土地或代理经营农民土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机适度规模经营,有效地实现土地家庭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有机对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六)强化指导服务。各级农机部门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点,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并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指导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通过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定点指导、跟踪服务等形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的挂牌、办证、年检、年审,实行电话预约和上门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电话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信息。二是搞好人员培训。各级农机部门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三是搞好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合作社作为典型,在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业务上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采用农民群众欢迎的方式方法,大力推广不同创建方式、服务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经验,采取组织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经验,营造氛围,引导发展。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950个,比去年增加1486个,增长102%,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642个,增加492个,增长3倍多。入社社员537万户,拥有机具数量145万台,资产总额达3317亿元,分别增加19万户、88万台、1623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广大农机拥有者、使用者紧密联结起来,充分发挥了在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

  一是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近年来,全省通过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倾斜扶持,加上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全省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三多三少”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变,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全省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638台套,小麦联合收割机6794台套,玉米联合收获机3738台套,平均每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分别为14台套、11台套、6台套。

  二是提高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去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作业面积530465万亩,其中机耕134574万亩,机播115847万亩,机收23329万亩。今年“三夏”,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小麦机收作业面积近1500万亩,占小麦机收总面积近三分之一,并承担了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主要任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作业量占全省总作业量的24%。

  三是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相对其它类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比较完善的服务功能,能够有组织地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创新,加快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时,还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面积达130多万亩。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益。据测算,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比单个成员分散经营增加20%至30%的收入,纯收入可增加30%至50%。同时,作业价格比单机分散作业每亩低5元左右,农民也减少了费用支出。去年,全省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162亿元,其中农田作业服务收入达到132亿元。

  三、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坚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搞好服务,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到今年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将达到1000个;到2010年底,每个农村乡镇(办事处)至少有1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省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将达到1900个;到2015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将达到5000个,并且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着提高,服务农户数达到整个农户总数的1/3以上,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1/3以上,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充分显现。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545-1.html

标签:农机 推动 发展 专业 建设 加快

上一篇:对我国农机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下一篇:抢抓机遇 突破瓶颈 加快推进玉米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