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旱地移栽机械化的春天会远吗
2010-03-05   来源:中国农机设备总网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在2009年12月8日~11日在南通就旱地移栽机械化技术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邀来了东西南北的从事移栽科研、教学、生产的专家学者,就我国旱地移栽机械化技术发展的现状、难点、发展趋势,纷纷建言献策。就“移栽机械化春天”与否,赞成与反对的声音现场交锋,真是别开生面。

  我国旱地移栽机械的研发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研究专着是1956年出版的李翰如主编的《播种施肥及栽植机械》。当时是从仿造学习前苏联的CP-6链夹式栽植机和CPH-4型吊杯式栽植机开始的。

  从1980年到1990年,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旱地栽植机械的研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从1990年到2007年,旱地栽植机械进入研发、推广阶段。2008年以后,开始进入生产实用的阶段。当前已有60多种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包括了钳夹式、链夹式、吊杯式和挠性圆盘式等,囊括了国外常见的栽植机器形式。南通富来威公司和新疆兵团的一些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研制开发了用于油菜、烟草、棉花、西红柿等作物的移栽机械,许多产品已进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示范和销售,逐步被这几类作物的农业生产企业和种植专业户所接受。

  赞成的声音认为,移栽可比避免苗期干旱、冻害,解决积温不足的接茬矛盾,提高复种指数。有些作物必须或最理想的生产方式就是移栽种植。随着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提升,旱地移栽机械化必然到来。新疆一位学者提出,我国在旱地移栽的经济效益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非常缺乏。实际上,移栽的减灾效果非常明显。在新疆,如果考虑自然灾害天气对于直播的影响,移栽的比较经济效益就非常明显。当前,我国旱地栽植机械的推广应用从政府引导行为逐步走向企业市场行为,这是我国旱地栽植机械从研发推广阶段进入到生产实用阶段的一个标志。因此,也是旱地移栽机械化必然性和必然到来的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旱地移栽的春天真的来了!

  也有反对的声音,一位湖北的农机学者指出,专家们介绍的产品在湖北鲜见使用,影响旱地移栽机械化发展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问题。油菜等作物移栽与直播栽培的比较效益、移栽增产的直接效益还不足以促使农民大规模地采用机械化移栽。效益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湖北的农民劳动力成本还不高,综合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另外,有的地区,政府部门对于移栽机械化期望过高,他们总希望是全自动、高效率的机械代替手工劳动。而目前的技术,半自动栽植机械的效率仅仅是人工移栽的2-3倍,也给不着急移栽机械化提供了依据。全自动、高效率的移栽机械并不是没有,其价格非国人所企及。在投入产出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我国农民难以采用。有人说,我国移栽机械远没有到商品化的阶段,春天还是冬天很难说。

  旱地移栽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旱地移栽机械化发展的技术难点是育苗、栽培模式与移栽机械的配合问题。我国移栽作物的种类繁多,栽培模式差异很大。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解决标准化育苗、栽培,机械化移栽难有作为。移栽规模小、育苗、栽培、机械各自为政,形成生产力并非易事。当前机具应以半自动产品为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366-1.html

标签:农机 春天 移栽 旱地

上一篇:农机的分量在“三农”工作中越来越重
下一篇:国产种子加工机械急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