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化科学发展以人才为本教育为先
2010-08-10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随着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机应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并且从粮食作物全面拓展到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生产对农机化作业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农机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越来越必要。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我国农机化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农机化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必将成为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教育培训是农机化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农机化学校管理,指导农机使用管理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适应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农业部逐步完善了我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制度,组织制定实施了《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加强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建设。各地也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明确农机化教育培训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工作职责。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管理,实行机构认定和培训教师“双师制”管理。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还结合农机培训的特殊需求,开展以“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农机校建设。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农机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在全系统的努力下,我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较为显着的成绩。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经过认定的农机化培训机构2113个,拥有教师1.7万名,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监督员4000多名,分别比去年增加了516个、533人和500名。教育培训的机构能力和师资队伍素质逐步提升,机构和人员数量从去年开始扭转了连续下滑的趋势。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站有42家,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培训鉴定基地500多个。自2003年起,各类农机化培训机构先后建立了17个农机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7个考核题库,围绕农机化重点工作开发了近百套通俗易懂、图文并貌的图书及音像教材,深受广大农民机手和培训教师的欢迎。这些机构是农业系统相对健全的一支培训力量,不断发挥优势,积极承担农业和农机管理干部培训、新技术推广培训、拖拉机驾驶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工作,为农业、农村和农机化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各地的积极努力下,农机化教育培训能力不断提升,水平不断提高,总量不断增加,队伍不断壮大,也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农业系统每年开展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等人员培训在500万人次以上,其中管理干部及技术人员培训量约100万人次,平均每名干部年受训量在2次以上,培训农机实用人才400万人次,约占总人数的1/10。每年通过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约15万人次。全国拥有通过培训并取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农机手超过1400万人,拥有农机维修人员近90万人,累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70万人次,拥有各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4000多万人。农机作业服务人员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

  人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培训是先进生产力的孕育基地和前景机制。当前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人才队伍是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培训是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持续性工作,事关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强国建设。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开展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241-1.html

标签:农机 教育 人才 发展 科学

上一篇:世界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启示
下一篇: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创新向纵深层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