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完善三大机制统筹推进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2011-05-12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辖两县一市三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70万亩。所辖的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是全国优质粮和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自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机化示范区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探索完善建设机制,扎实工作,整体推进,示范区建设成效显着。截止2010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40.8万千瓦,比2006年增长60.2%;大中型拖拉机15901台,联合收割机9217台,插秧机4505台,分别比2006年增长92.1%、1.7倍和17.3倍;百亩耕地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拥有量均居湖北省前列;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93.4万亩,机械插秧面积连续几年实现翻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比2006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一、完善领导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近几年来,荆门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提出了用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村城镇化、服务社会化等“四化”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战略措施。到2020年,全市耕地农机动力拥有量达到“千亩2000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市委书记等市领导多次听取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三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市委督查室每半年对推进农机化工作进行一次检查督办通报。市、县两级政府分别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在农机化项目建设、经费投入、装备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投入机制,夯实建设基础

  (一)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2010年,全市落实农机购机补贴资金6384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7289台。补贴资金对农机核心示范片、示范乡镇、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实施倾斜,核定补贴资金2500万元,占全市计划的40%,补贴机具2236台。此外,各县市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重点推广机具进行叠加补贴,部分镇、村对农民购买插秧机也给予补贴,全市累加补贴资金达到116万元。如京山、沙洋、钟祥、东宝等地对农民购买插秧机、油菜收获机械每台叠加补贴1000元-2000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

  (二)加大信贷投入。市委办和市政府办联合转发了由市人民银行、市农办和市农机局制定的《关于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建立联保基金担保制度,金融机构按联保基金的3-5倍比例发放贷款,支持农户购买大型农机具,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发放农机具购置贷款逾7000万元。

  (三)建立奖励机制。各县市区每年分别单列20-50万元,作为农机化发展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在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乡镇、村组、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调动了各方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钟祥市从2007年以来,连续4年拿出50万元重奖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引起很大反响。

  (四)整合涉农项目。全市将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与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支持扶持示范区建设,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34.2万亩,用于农机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达到5000万元,改善了农机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完善工作机制,科学推进建设

  (一)以点带面,建好农机化核心示范片。全市选择了10个镇、36个村作为重点建设区域,并在6个县市区分别建设1个万亩机械化示范片。目前,重点建设区域、示范片内水稻生产机械化平均达到7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核心示范片内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健全,对农户服务采取合同承包“一条龙”服务,服务及时周到全面,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京山县钱场镇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机插秧水平达到85 %,带动了全市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沙洋县曾集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修建机具库棚840平方米,新增机械31台,开展几句维修和零配件供应,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在为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的同时,流转土地500亩集中经营,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重点突破,狠抓新机具新技术推广。2010年共举办新型农机现场操作演示会30余场次,累计培训机手12000人,重点推广插秧机,油菜收割机、捡拾机、精量联合播种机、开沟机等先进适用机械和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新增插秧机1143台、油菜收获机械19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246台,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70万亩。随着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全面启动。另外,农用航空站以优质服务赢订单,服务范围持续拓展,2010年为内蒙古等12个省市的40多家单位提供飞行作业1100小时,作业面积600万亩。

  (三)多措并举,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挥农机大户、农村能人的带动作用,采取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信息联合等“四联合”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以奖代补、重点扶持、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示范创建、典型宣传等手段引导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做大做强。2010年全市新增农机合作社137个,总数达到219个,位居全省第一;共拥有社员4406人,固定资产约2.1亿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万台,作业服务面积达360万亩。京山县亲农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亲农、五洋、鑫丰、铁牛、鑫农等 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0年11月,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在我市钟祥召开。二是大力培育农机服务市场。2010年全市组织1280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山东、天津、辽宁、吉林等省市跨区作业,为农民增收6000万元。三是加强农机大市场建设。占地65亩,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1.6万平米的钟祥农机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场内集销售、展示、培训、信息交流、仓物流于一体;沙洋农机仓储维修中心,完成投资200万元;东宝、掇刀联合建设的农机大市场正协调建设用地。

  在示范区建设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是保证,自身努力是关键,开拓创新是不竭动力。下段,我们将认真学习各地好的经验,着眼“四个创新”,即: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模式、创新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和投入机制、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创新农机监管工作方式,立足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农机化示范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926-1.html

标签:农机 示范区 建设 全国 推进 三大 机制 统筹 完善

上一篇:大力推广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下一篇:2011小麦机市场调查:第二把交椅谁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