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油菜机收势在必行
2011-05-24   来源:巢湖日报   

  初夏的汤沟原野,一片金黄。

  5月22日,在无为县汤沟镇油菜高产创建部级万亩示范片,随着一声令响,一台台油菜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成片的油菜连秆带籽快速钻进收割机的“肚子”。经过“消化”,收割机变戏法似地吐出了乌黑油亮的油菜籽,并源源不断流入包装袋中,而被粉碎的秸秆则从机器尾部散出,均匀地撒在田间。这是记者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五化”技术现场观摩会上看到的一幕。

  现场会的召开,使这里聚集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而附近的油菜种植户也纷纷赶来“开眼界”。现场会上,收割机演示了两块面积一亩的油菜机收过程。前后不到十分钟,两大片油菜地便收割完毕,洁净的油菜籽自动流入口袋。看着要差不多一天才能收割完的油菜几分钟的时间就全部变成一袋袋干净的菜籽,农民们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

  “这油菜收割机还真不错,不仅省工、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粉碎后的油菜杆直接还田肥地,再也不需要焚烧了。”汤沟镇楼梯行政村路老自然村村民李志权观看完油菜机收现场会后,高兴地说道。

  正在一旁观看机收的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油菜收获一直采用人工收割脱粒的传统方法,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尤其是人工收割时的搬运、摊晒带来的损失很大,造成油菜种植产量降低,效益下降,影响了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同时,人工收割后就地焚烧秸秆现象也很普遍,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带来了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而与此相反的是,机械化收割一次性完成切割、输送、脱粒等作业,减少了晒场占地,避免了晾晒浪费,同时机收的秸秆被切碎后就直接还田,既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又避免了油菜秸秆焚烧污染环境。

  “这台机器每小时可收割五亩油菜地,仅仅是收割的作业效率就相当于人工的30―50倍。”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研究室主任吴崇友一边查看菜籽的损失度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靠人工来收获油菜,仅收割环节每人每天只能收割0.7―0.8亩地,而从收割到清选全过程,每人每天只能收获0.3亩地。相比之下,按收割机每小时收获五亩地计算,一台机器每收获一亩油菜地就相当于150个人的工作量。

  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家油菜产业体系中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即没有油菜机械化就没有油菜产业的未来。可见,油菜机械化对油菜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市农科所所长吕孝林对记者说,油菜也是我市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为解决油菜收获难题,进一步提高我市的机械化收割水平,农机部门通过召开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不断加大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减轻老百姓的劳动强度,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虽然我们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油菜机收,势在必行!”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汪汉中对此信心十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892-1.html

标签:农机 机收

上一篇:农机企业:“三夏”服务,我们准备好了
下一篇:江苏市县长谈农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