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购机补贴实施过九成监管措施全面强化
2011-08-12   来源:广东农机化信息网   

  2011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周密部署,强化责任,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严格监管,加快进度,努力确保补贴政策廉洁高效实施。截至7月15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4.8亿元,占中央第一批补贴资金的90.4%,补贴农机具350.2万台(套),受益农户263.2万户,拉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238亿元,进一步有力提升了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带动了农机工业发展。补贴资金重点向抗旱、“三夏”、“双抢”急需的农机具倾斜,机具高性能化、动力机械配套化的趋势明显,为春季和三夏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装备支撑。上半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预计达9.49亿千瓦,比2010年底增长2.33%,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5月,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销售产值达1016亿元,同比增长34.2%。

  农业部将今年作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年,部、省、市、县层层签署了补贴实施责任书,在全国农机化系统开展了“廉洁从政、遵纪守法、规范操作”主题警示教育活动。针对有的地方执行农财两部农机购置补贴有关规定不够严格,工作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农业部组织部署了为期三个月的规范实施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核查补贴机具到户使用、实购机具型号配置相符、违规收费等情况,并要求各地及时准确地公开补贴产品范围、经销商名单、资金使用进度、受益对象及其所购机具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强化部门配合,从时间、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广东省财政厅、农业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重点对部门任务分工、规范操作程序、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明确。重庆市进一步充实了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力量,落实了监管机构、专职人员、专用经费。陕西省在各市、县设立农机购置补贴督察员,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经常性全程督察检查。江苏省由省政府纠风办(省纪委纠风室)牵头,与省财政厅、省农机局共同组成调研督查组,就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督查。

  各地针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容易诱发滋生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监管,务求取得实效。山西省将补贴监管的关口前移,建立约谈预警机制,对于出现违规违纪苗头或异动情况的,采取提出警告、进行劝解等方式,及时预防和处理违规违纪行为,目前已约谈5个企业及个别市县农机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决定从5-7月在全区开展水稻插秧机购置补贴专项整治活动,对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补贴购买的水稻插秧机进行全面普查核实。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农机购置补贴的规范实施。

  农业部将监管措施创新、规范实施效果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并作为补贴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各地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过程中,结合当地实施,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构建补贴监管的长效机制。宁波市农机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绩效评价实施办法》,将绩效评价考核贯穿补贴工作全过程,做到同步计划,同步实施,专家组负责考核评分,市农机局公布考核结果,着重对规范化管理和实施后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区(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排相挂钩。青海省农机局和省财政厅联合组织人员深入县乡村,严格对实施县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按照考评标准进行打分,找出问题差距,写出考评结论,反馈实施县对照纠正。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资金结算监督机制,要求盟市农机化主管部门不得拖延补贴资金结算工作,对不能按时完成报账业务的盟市、旗县,在第二批资金安排时给予削减直至取消补贴资金。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坚决果断严厉地查处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暴露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对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或群众举报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坚持一查到底;对查实的案件,坚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绝不姑息。7月11日,农业部印发通知,对存在套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行为的保定双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其生产的所有型号玉米收获机产品的补贴资格,停止办理上述产品补贴申请及补贴资金结算,切实维护农机市场秩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当前,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处于第一批资金收尾、第二批资金启动的关键阶段,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针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全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阳光规范操作,强化监督检查,热情服务农民,确保补贴政策发挥应用效应。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729-1.html

标签:农机 全面 强化 措施 监管 补贴 实施 购机

上一篇:浅议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机信息宣传工作
下一篇:德国机械成为未来工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