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粮食主产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看宝清
2011-08-19   来源:中国农机互联网   

  8月14日至16日,201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高层论坛暨全国欢乐乡村(宝清)游系列活动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举行。

  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本次论坛以“绿色、生态、文化、高效”为理念,在宝清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生产县着力探讨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多功能、推进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对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促进农业功能的拓展,延长产业链条,大幅度增加附加值,壮大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特色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论坛上,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的实施,农业经营格局正逐步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递进,农业生产方式从产量型向品质效益型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向多元复合拓展,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综合服务延伸,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全面发展,一要靠党和国家持久的强农惠农政策和自身的努力奋斗,二要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三要靠科学利用资源禀赋,深入拓展农业多功能,增加农民创收渠道和收入规模。

  专家认为,当前,粮食主产区如何走出“粮食生产大县,经济发展小县,财政收入穷县”的怪圈?如何引导粮食主产区形成绿色、环保、生态、文化、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格局,真正肩负起粮食生产大县向区域综合发展强县跨越的历史重任?“一产强化、二产带动、三产提升、三化同步,建设特色新农村”的“宝清模式”,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实现由保障功能向生态功能、富民功能和休闲功能延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据了解,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核心区的黑龙江省宝清县,是我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为基础,依托自身的资源条件,发挥环境优势,突出人文特色,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这一主题,坚持“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合理有序利用资源潜力,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推进资源到资本、资本到利润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安居乐业,产业兴旺发达,农业快速提升,农村和谐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形成了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集大规模、大景观、大自然于一身的宝清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发展模式。

  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宝清以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为契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防洪、灌溉、排涝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治等工程;扶植农机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开展高产创建示范,鼓励和支持土地有序向种养大户、科技大户、农机大户、致富大户和农村合作组织集中,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稳步提高;按照“产业调优、品种调特、收入调高”的原则,鼓励支持创建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小区,带动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林果种植和林下经济,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水平;围绕龙头建基地、特色建基地、市场建基地的思路,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动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精,精的做出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依托跨村联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机制,多方面为农民争取利润盈余返还,多元化开拓农民增收渠道;以产业布局为基础,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不断拓宽与周边市、县、农场和森工系统的合作领域,按照资源互补、品牌共创、利益共享、县场共赢的原则,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设立村级科技培训室,大力实施“专业农民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农村进步的主力军。

  集成优势资源 发展品牌农业

  近年来,宝清县坚持产品标准化、品质高端化、机制市场化和特色集聚化的战略,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建立健全合作社运行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构建生产过程“八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发挥机械耕作优势,打好规模牌标准牌;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启动点、农产品品牌创升的新亮点,推进产品品质高端化,打好有机牌绿色牌;实施内外联动的品牌战略,在引入国内知名企业和优势品牌,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的同时,以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村集体组织等为载体,发展村办、社办企业,积极培育原生品牌,并以白瓜籽等优质产品资源为基础,聚合产业信息资源,搭建交易平台,通过实施“品牌牵引”战略,构筑独有品牌地位,使宝清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

  推进一二产业融合 打造现代农业“旗舰产业”

  宝清县立足把优势农业资源用足用透,将农产品资源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扶持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白瓜、甜菜、畜产品等优势主导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鼓励龙头企业增加投入、自建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健全企业生产操作规范和流程,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造溯制度,带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动龙头企业集成基地和企业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平台,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共同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新品种新工艺,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纵向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着力构建了“量质并举,加工带动;精品依托,品牌带动;产业集聚,园区带动”的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大豆、玉米、水稻等十大农业重点产业被打造成为宝清农业的“旗舰产业”。同时宝清县还以专业市场为引领,以商贸物流为重点,按照“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思路,建立健全了以农资大市场、果蔬批发中心、杂粮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为主,“立足宝清、辐射三江、面向远东”的现代农业市场物流体系。

  拓展农业多功能 促进一产三产化

  宝清县充分挖掘本地悠久的农耕文化、独特的农业风光,利用农业大规模、粮食大产业、农村大生态、荒原大湿地、清新大自然、北国大景观的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一产三产化。着力打造了湿地生态游、龙湖休闲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红色革命教育游、北大荒知青文化游五大优势旅游品牌,建成了梨花山庄、劝农瓜果采摘园、龙湖生态休闲山庄、四合屯朝鲜民族风情园、垂钓园等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并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现代规模集约农耕文化展区,把大荒原、大森林、大湿地建成绿色生态文明展区,把临山滨水地区建成农耕休闲文化展区,把城区“五馆”建成农耕历史文化重点展区,把专业市场建成现代农业物流展区,使其成为了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传承平台。为提高休闲农业影响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宝清特有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并通过举办观鸟节、“南瓜文化节”、“东北秧歌节”等农业节庆活动,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做大节庆经济,扩大宝清旅游知名度。

  典型示范 推进特色新农村建设

  宝清县按照“彰显典型东北农村风貌、自然生态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要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中心村镇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建设中心村的发展方向,合理引导农民建房,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将全县145个行政村逐步打造成了30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中心村。记者在北岗村了解到,村级基础设施和村屯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通村路硬化率、饮用水安全达标率、有线电视入村率和通讯覆盖率达到100%,农村教育事业、新型农村卫生合作医疗体系、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显着提高,形成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尊老爱幼、乡村平安、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据宝清县县长朱海涛介绍,宝清县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有力推动了宝清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农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技术含量与装备水平显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初步形成“粮食产业稳步发展,加工农业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快速腾飞,现代农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格局,综合竞争力的显着提升,使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在兴产业的同时,始终不忘农民增收,通过积极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涉农补贴,充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制定地方性产业发展引导政策,鼓励农民从事规模化生产经营,使农民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通过积极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使农民种粮直接收入持续增加;通过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完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通过实施“一加二”战略,促进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显着增进农民就地就业,使农民工资性收入显着增加;通过实施“一加三”战略,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休闲产业形态,休闲消费持续增长,使农民休闲农业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提供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从事非农就业,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使农民务工收入显着增加。2010年宝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190元,其中有10个村超过了万元。

  宝清县县委书记张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农业连接生产与生态,连接城市与乡村,连接市民与农民,连接历史与未来。今后,宝清将以“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立足自然、文化资源,依托区位、市场优势,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内涵,以高新科技和现代化经营管理为支撑,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构建农业与休闲产业并举、农村与城市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的创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坚持乡村建设多样化、社区文化本土化、乡土文化体系化,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变为整洁村庄点缀绿色自然、幸福农民乐业的广阔田园,使宝清成为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率先实现区,成为粮食主产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典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716-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如何 主产区 粮食

上一篇:三季度拖拉机市场或将持续高位
下一篇:西部农机市场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