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01-11   来源:广东省五华县农业局农机推广站   

  五华县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自2010年实施一年多来,严格按各项技术规程操作,取得较好的效果。机械化插秧是农机与农艺高度结合的技术,育秧环节是机插秧的重中之重,育秧环节有些问题看似平常,但是稍不注意这些小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机插秧效果,值得引起重视。

  1.播种时机选择要适当

  由于2011年春季气候反常,持续低温(低于10℃)时间较长,播种期2月20-24日都在10℃以下,24日后逐步回升,24日前播种的受低温影响较大,24日以后播种的影响较小。五华县南片安流镇属山区地带,习惯上播种较迟,2011年大部分在3月份才开始,基本上没有影响;而中片横陂丰华公司2月24日前后播种影响较大,不少秧苗被冻伤,生长高度不够。由此可见,秧苗生长受天气影响很大,所以播种时间选择很关键,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科学准确选择播种时机。

  2.育秧田块选择需符合排水要求

  2010年以前由于刚开始实施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经验不足,有烂秧情况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择田块时没有充分考虑排水问题,排水条件不好、排水不及时,会造成烂秧情况,安流镇2010年也碰到此类情况。2011年选择排水良好的块,就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另外,育秧田块育秧板没有做平整,高低相差大,低的地方也会部分造成烂秧,这些可以通过平整田块做秧板时注意解决。

  3.使用秧盘数量种子用量要准确

  每亩(1亩=1/15 hm2)使用标准秧盘(内空560 mm×275 mm×25 mm)量:一般杂交稻为16个,常规稻22个,早造要多2个左右;优质常规稻(千粒重20 g左右)用种量为1.9~2.5 kg/亩,即保证基本苗6万~9万株/亩,杂交稻用种量1.1 kg/亩,早造要根据育秧盘适当增多,使用过多成本高,太少秧苗太疏易造成漏插。

  4.注意遮盖

  为了不使幼嫩的育苗受外界气候影响而出问题,播种完了一定要采取遮盖措施,早造天气寒冷要覆膜,晚造阳光猛烈则要遮阳。

  5.施肥用量要视地力而定

  放置秧盘前秧板上施底肥,一定要根据田地肥沃程度选择施用量,不能滥施。基肥一般使用氮、磷、钾总含量≥4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每个秧盘面积的标准用肥量为10 g,即每亩秧地的标准用肥量为20 kg,肥沃秧地施少量。

  6.秧期要准确掌握

  机插育秧播种密度高,秧苗根系在厚度仅为2 cm左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因而秧龄不能过长,一般按照秧龄13~22 d倒推播秧期(早造时间长,晚造时间短),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安排好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移栽。长势良好的秧苗18~20 d完全可以移插,超时过长不宜机插,特别超过插秧机株距设定值,易造成秧苗尾部被秧针误插进田里。

  7.秧块厚度要保证

  为使育苗根系有足够的空间,同时不致秧块薄而在插秧机上拱起,和秧泥时不能太稀烂而且要装满秧盘。

  8.播种要到位

  要保证每个秧盘的四边四角要播种均匀到位,不要因苗稀而漏插。

  9.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育秧环节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大范围实施碰到的问题较多,刚开始采用机插秧的农户,应考虑从少到多逐渐取得经验,再大规模实施。

  2)机插秧育秧存在不确定风险,如机械方面如果出问题,改用人工操作都难。

  3)种子需要量大,对比人工抛秧,种子用量多大约10%,增加成本。

  4)田间管理有难度,管理严格,技术要求较高。

  5)机插劳动量、劳动强度仍然很大。对比收割水稻,机插劳动量明显偏大、复杂。

  6)株距问题。常规稻株距尽量调小,杂交稻尽量调大。

  7)机插秧苗深浅问题。高速插秧机偏深,手扶式偏浅,可适当在操作中进行人力纠正,稍用力往下压。这些问题无论农户还是技术推广人员都是要充分认识到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433-1.html

标签:农机 注意 几个问题 技术 应用

上一篇: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农业科技改革面临“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