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国内农机企业老总谈外资“入侵”
2012-01-12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11年,国际农机企业开启了进军中国的又一轮高潮。全球第一、第三大农机巨头约翰迪尔、爱科均已完成了在中国的全方位布局,塞迈道依茨-法尔同山东常林集团建立了合资公司,雷肯、格兰等农具制造企业也已瞄准了中国市场。面对来势凶猛的国际巨头,国内农机企业的中坚力量感到了压力。

  在2011年12月29日,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一拖、福田雷沃重工、山东时风、山东五征、江苏常发、奇瑞重工六家业内骨干企业应邀参加会议。他们如何看待国际资本的进入?又有何应对之策?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前来参会的企业高层。

  福田雷沃重工党委书记梁启荣

  立足人才、管理和科研创新

  作为曾经的行业黑马和如今的农机巨头,福田雷沃重工无疑已成为国内后起者的标杆和表率。今年,福田雷沃重工成功推出了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其小麦收割机的行业霸主地位进一步稳固,而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大型喷雾机等新产品的成功上市,进一步补全了企业的产品线。已经具备宗师风范的福田雷沃重工,看上去近似已无弱点。

  然而,就像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只有对决中的高手才能相互体会到气氛的凶险。对于外资的高调进入,福田雷沃重工的感受恰恰是最深刻的。福田雷沃重工党委书记梁启荣就表示,一定要正视中国农机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中国农机企业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我觉得正视这个事情,而不是回避它,是很重要的。最近中国农机界经常谈到同国际水平的差距这个话题。然而,只有当对这个行业了解、接触得足够深入,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差距究竟有多么巨大。”梁启荣说,“研发能力、制造工艺、管理模式是三个主要方面。而归根结底,这些又是人才上的差距。”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地认识对手和自己,拓展了福田雷沃重工的眼光和胸襟。进入“十二五”以来,福田雷沃重工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员。目前其在欧洲建立的研发中心运行良好,依靠国际高端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平台,专门从事前沿和基础性的农机设计、制造技术研究。这将与福田雷沃重工在国内的几个研发中心一起,成为其立足于世界农机之林的基石。

  中国一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卫江

  农机行业不会出现“开放市场,没换来技术”的悲剧

  中国一拖无疑是国内企业中实施国际化战略较早的一家。截至“十一五”末,中国一拖已累计出口160马力以上拖拉机上千台,并已在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组装厂,还于2011年初成功收购了意大利ARGO集团旗下的法国McCormick工厂。这些动作与成绩清晰地表明,以一拖为代表的中国农机企业正在积极培养、拓展和抢占国际市场,在国际舞台上与国际农机巨头展开竞争。

  朱卫江正是该公司全球视野的见证者。他告诉记者,回想十年之前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中国农机工业的春天还尚未到来。当时,要想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唯有选择高价位的进口产品,而国内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几乎没有什么高端产品。因此,国内外企业正面交锋的情况并不多见。十年过去了,中国农机化的发展受到全球农机巨头的关注,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而国内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步。消长之下,国内外农机的技术水平逐渐拉近,价格也逐渐接近,终于到了面对面交锋的时刻。对此,中国一拖的应对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一拖在20余年前就引进了菲亚特的技术,经过长时间的消化吸收,已经悉数做到为我所用,发展后劲十足。朱卫江认为,农机行业不会出现外资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后产生的令人扼腕的“开放了市场,没换来技术”的现象。以一拖为例,近来引人关注的动力换挡技术采用“两头在外”的模式,即产品概念设计和样机功能试验定型在海外完成,但中间生产环节如图纸绘制、零部件制造都由一拖自己在国内完成,这就确保了一拖掌握核心技术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拖在收购法国McCormick工厂后,立刻派出了研发团队在一拖法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将原有的技术部并入研发中心,以确保传动系和国产拖拉机的配套。

  朱卫江还认为,在制造工艺方面,中国的一些领军企业在技术上的可靠性已经不比外资企业差,如果说哪里有所欠缺的话,那么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应向外企学习取经。

  山东时风集团副总经理张汉兴

  不怕,也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国际巨头的先后进入,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毫不畏惧,“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加速竞争,其实是件好事,可以促进国内企业的快速提升。”副总经理张汉兴告诉记者,中国本身就有一批很好的企业,如一拖、福田以及时风等,这些企业在外资进入且尚未熟悉中国市场前,可以与之抗衡一段时间。而且国内企业也都在积极应对,加大研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努力提升自己的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以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虽然农机产品在时风集团整个产值中所占比重不大,但面对农机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时风也“不怕”。“国外企业进入中国肯定要有一个长时间的市场消化和把握的过程。而与国外企业比,我们对国内市场更熟悉,而且有‘人和’。”张汉兴介绍说,时风农用车早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了品牌形象,培育了一批忠实用户,农机产品的销售网络基本上与农用车的销售网络相重合,而这是外来企业所不具备的。此外,时风也在加快传统产业(农用车、小拖等)向新兴产业的升级,新兴产业之一就是大拖。今年,时风集团投资10亿元对农业装备产业园实施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建成了年产2万台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大拖生产线。今年大中拖销量高达2万多台,同比增长了近50%,且计划在2012年实现近3万台的销量目标。

  “对国外企业,我们不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希望政府和科研单位能给予企业研发上的一些支持和协助。我们也会做好人才储备等基础性工作,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和生产能力,肩负起与国外企业竞争抗衡的‘排头兵’责任。”张汉兴说。

  山东五征集团副总经理苑忠亮

  冷静对待,勇敢面对无法阻挡的竞争

  “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竞争环境会更加激烈,但这是无法阻挡的。我们要冷静对待,勇敢面对。”山东五征集团副总经理苑忠亮认为,国外企业的到来可以让国内企业学到许多新的东西,从而加快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国外企业对我们价值观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苑忠亮说,以德国制造企业为例,他们对产品、对用户认真的态度,特别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五征以此为榜样,学习国外企业,研究并重视用户需求,特别注重对品牌的建设和对服务能力的提升及销售网络的搭建,“任何有损企业长期利益的行为五征都不会去做,五征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做出有损用户、有损企业形象的事情。”

  五征深知国外企业在制造能力、创造能力和营销能力上要高出许多,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带来的也都是其相对低端的产品,相对而言,国内企业还有一定的抗衡能力,可一旦短期内国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转而诉诸中高端产品,那对国内企业来说是很难招架的。“我们要尽量缩短赶超国外企业先进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时间。”苑忠亮说,做好技术储备很重要。对此,五征积极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借助合作平台积极提升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力,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提升。

  常发农装副总经理武崇道

  不竞争,无进步

  从一个单纯生产单缸柴油机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多元产业集团,常发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业装备无疑是常发集团的亮点,目前已形成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发电机组、柴油机等产品组成的产业链。

  常发农装副总经理武崇道告诉记者,常发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过去的竞争主要是在国内,而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不但要面临国内的竞争,还要面对国外同行的挑战。武崇道认为,竞争加剧了,但入世无疑是件好事。对于民族品牌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没有竞争、站在什么样的平台上去竞争是至关重要的事情。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同台共舞,常发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方面。这也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而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向世界。现在,常发不但在传统的单缸柴油机上保持优势,同时开发了以6108为代表的多缸机产品,该机型功率接近200马力,深受用户喜爱。常发接连收购了锋陵和佳联,涉足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多个领域,其喂入量达10公斤以上的收获机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国际农机巨头约翰迪尔。武崇道认为,民族品牌的提升,不能只打出“民族”这一旗号,主要还是要靠增强自身的能力,持续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尽可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才能与国外企业在一个水平的平台上展开竞争。

  奇瑞重工总经理、党委书记王金富

  竞争的结果取决于自己

  酝酿了相当长时间的奇瑞重工,2011年低才正式亮相。然而一出手便不同凡响。奇瑞重工选择的几个突破口,精准农业、大马力拖拉机、高性能玉米收获机、插秧机、烘干机等,都是契合未来农机工业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又并不好高骛远。招式犀利但又留有余地。

  虽然有备而来,奇瑞重工亮相的时间点却颇具挑战性。2011年,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纷纷发力,国内行业格局也更加成熟。要在农机圈里成功打造一家新的农机巨头,其难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对于2011年外资的大举进入,奇瑞重工总经理、党委书记王金富态度却比较释然。他认为,外资进来是一回事,发展起来是另外一回事。而农机市场为每个进入的企业都提供机遇,在这点上,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一样的。唯有潜心做事的企业,才能立住足、走得远。

  “产品、服务、质量、品牌、网络、人才……要做好一个企业,这些方面都要有所兼顾。”王金富说,“国内企业要想做好就应当具备长远眼光,首先不断为企业注入技术和资金,其次应当结合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政策鼓励的方向来制定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比如说,节能增效、减少排放,这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奇瑞重工已经签约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同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材料、工艺等关键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奇瑞重工的年度经销商大会也将在安徽黄山举行。奇瑞重工近期推出的一系列动作,也让业界对其新一年的表现充满期待。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430-1.html

标签:农机 外资 入侵 老总 企业 国内

上一篇:我国机械施药危害性评估将实现有据可依
下一篇:农机水利新年受追捧 龙年有井喷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