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难以忘却的农用车
2012-02-01   来源:农机市场   

  曾经有一个农机产品叫做农用车。自从他问世的那一天开始,围绕他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说,农用车是一个玩“达瓦孜”的高手,一个走在政策钢丝绳上的产业,一点也不为过。

  据说,我国第一辆农用三轮车诞生于80年代初的安徽宣城农机修造厂(安徽飞彩前身)。从那时算起到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出炉,农用车的生命只有短短24年。

  24年是短暂的,但是辉煌的。到1999年,经过19年的积累,农用车的产量就达到了320万辆的历史高峰,生产企业有300多家,发展速度为当时汽车工业的三倍多,保有量接近各类民用汽车(含小轿车)。农用车的火爆,不仅引得无数投资者竞折腰,更是让当时处于起步阶段的汽车行业唏嘘不已。

  在农用车问世30年的今天,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应该肯定的是,农用车无疑是中国农机工业的一个创举。说他是创举,并不是因为他具备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他适应了市场,满足了需求,特别适合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农民必备的生产工具。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选择成就了农用车的发展,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农用车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了农村经济的进步。由于农用车具有的多功能用途,替代了我国农村千百年来的畜力,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解放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因此,农用车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功不可没。

  然而,农民的选择并非政策所爱。围绕农用车的争论,表面是“落后”与“淘汰落后”之争,是为农民提供产品制造权和服务权之争。其实是农机企业与汽车企业之争,是农机管理部门与汽车管理部门之争,也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

  直到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炉以后,才为这个争论画上句号。这个政策给农用车改了个名称:三轮农用运输车改称三轮汽车,四轮农用运输车改称低速载货汽车。这就意味着使用了20多年的“农用车”这一名称从那时起在官方的消亡。

  如今,尘埃落定,硝烟散尽。今天再回顾这段历史颇耐人寻味,其结局并不是双方需要的结果。农机企业自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胜利者并没有真正珍惜过这个来之不易的果实。

  这个政策设置了一个不高不低的门槛,农用车变身汽车并非华丽转身,农用车企业进入有相当的难度,转产汽车的可能性甚微,从而进入了后来的产业调整阶段。而汽车企业本身就在门里,但他们投入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的热情似乎并不高。其实在他们眼里,也许压根儿就没正眼瞧过农用车,他们看中的是农用车企业多年来培育起来的农村市场,是农用车现有的用户群体和销售渠道。其结果不言而喻,在淘汰落后的光环下牺牲的是广大农民的利益。

  农用车已经成为农机工业的一段历史。需要反思的是,农机产品就是这样的特性,先进性与适用性永远并存,这就是中国国情,绕不开,躲不过。不是农机行业保护落后,而是中国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正是由于农用车的发展,为汽车进入农村市场做好了前期铺垫。也许,这正是汽车行业的真正诉求。

  如今,为农民提供运输工具的农机产品,叫做农用搬运机械。但是农机行业依然习惯于“农用车”的概念,显然是沿用了过去的名称,也或许是一种情结。虽然“农用车”作为产品名称已经消失,但农机企业紧跟市场、研究农民需求的创新并没有停止。听说如今在低速电动汽车上又有同样的争论,不管结局如何?希望政策不要再拿“落后”说事。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400-1.html

标签:农机 农用车 难以

上一篇:新研股份:玉米农机市场空间广阔
下一篇:秸秆利用 资源丰富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