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提出农机农艺融合的理念之后,农业部农机化司近期又提出了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命题。
农机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确实大有文章可做。实际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大约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机的信息网站,全国已经建立起几十个省级以上的官方网站,进行信息传播、电子行政管理等,而企业网站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二是农机化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设施农业的参数监测、智能化管理等,算是进入试验、示范阶段;三是智能化的农机装备开发应用,如,嫁接、采摘机器人,智能化控制拖拉机等,也在抓紧研究开发之中。
随着信息技术日渐渗入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其方便、快捷、低碳等优势越发显现。单说目前红红火火发展的网络销售,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就可以网购来自天南海北、形形色色的商品。
但是,在农机流通领域,除了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办公之外,还有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网络销售,目前还是空白。农机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肯定不能少了农机流通领域。农机流通的信息化如何实现,实在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
就此问题,笔者跟先前研究农机等领域无店铺销售专题的四川商职院李晋教授等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过多次探讨,感觉还是众说纷纭,理念有了,如何实施,还一时还难有很好的切入点,或曰结合点、融合点,更难找到可操作的方案,毕竟类似汽车这样的消费品还没有网购的,拖拉机要网购更有一段长长的探索之路。
现今的网络销售,大多涉及日用消费品,而用作生产工具的装备还极少。网络销售,是实体和虚拟的结合,只有把这个结合点找准,才可以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农业机械,像拖拉机这些大件,农民绝不会“隔山买老牛”,那是“不见鬼子不挂玄”,看不到真家伙谁也不会掏腰包付钱的。就像我们买冰箱彩电等大电器,不到商场看过几回,再货比三家,是不会下手的。
农业机械商品跟一般日用消费品在其属性上是有差异的,消费对象也有些差异。所以,网络销售中,确定销售方式、选择销售对象应该另有思量。
综合与专家们的交流情况,农机网店的开设及其营运,有如下一些可能的模式。
其一是农机网店从配件做起。开个类似淘宝网上的小店,卖卖农机配件,卖卖设施农业中高科技的控制件等,由此培养一批农机的网络消费者,再逐步走向大型农业机械。
其二是建个网站,搭建营销支持平台。通过招商,形成一个涵盖全国的大型农机网络营销博览网,把尽可能多的东西都放到网络营销平台上去。一个合理的投入能把这个平台建设起来、运行下去,发展下去。收益方式或许是订单提成,先期不求挣大钱,能维持网络运转,就可以了。之后,加强网站的宣传,搞他个家喻户晓,再弄个便捷的联系方式,比如拨一个8000、123456什么的号码,用平台去推广农机产品。当普通农民都知道拨打专有电话或轻点鼠标时,就全盘皆活了。 其三是建一个涵盖农业投入品的网络平台,整合资源,使不同种类的农用投入品相互支持,最终形成全方位的网络销售体系,农业机械算其组成部分之一。 网店、网络销售,熟悉;但农机网店、网络销售,陌生。涉及到传统销售模式的改变,涉及到传统销售思维的变革,路怎样走?现在没有答案。本文不是扛鼎之作,只是引玉之石。
农机网店及其销售模式实践起来肯定会很艰难很复杂,但是,我相信这一步总是要迈出去的,那么:农机网店,第一个螃蟹谁来吃!
原文刊载:《农机市场》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