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物以稀不为贵的手工版农机
2012-10-28   来源:《农机质量与监督》(作者:胡伟)   

  本文的题目有些拗口,但读完全文就可以释然了。

  物以稀为贵是常理,尤其是资源类物质和工艺品等。金银珠宝之所以价格昂贵,就因为资源稀少。现如今,在我国商品市场上,几乎感觉不到有什么稀缺的商品,要不是供大于求,就是供需平衡,排队买东西的现象实在少之又少。

  农机行业也是这样,基本产品都能达到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在这样的市场氛围里,产品质量是市场竞争一个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价格因素。

  众所周知,国际上很多奢侈品以手工制作为特殊的卖点,在销售中予以特别的标榜,似乎手工的就是高品位的,其实就是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特征。而我们的农业机械肯定不是奢侈品,不是摆设品陈列品,不是用来欣赏的物件,所以不会讲究物以稀为贵。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南方组织过多次联合收获机方面的学术研讨会,曾有一次,参观一家民营收获机生产企业,没有见到装配生产线,在企业的场院里,看到的是工人三人一伙、五人一帮,就地组装机器,俨然一幅手工版产品生产的场面。后来听说企业效益还相当不错,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家知名企业。回想起来,那个时期是我们收获机械起步阶段,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结果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由于购机补贴等政策的促进,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很快,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制造加工的能力也大幅度提升。手工生产的产品应该不在状况了!然而,今年上半年,我们派员到一家饲料收获机的生产企业考察,惊奇的又发现了没有生产线,三三两两工人手工加工、组装机器的场面。机加工手段非常之简陋,产品在敲敲打打之中完成了成品的过程。这样令人惊讶的场面生产的机器居然是悄然进入市场。

  手工版的产品,每一件都具有与另一件不同的特质,不可复制,可能正是这种特质实现了他独特的价值,但这应该只是体现在奢侈品、工艺品上,它的内涵正在这特殊的手工制作之中。而作为工业产品的农业机械,应该在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批量生产,每一批次都应该具有相同的质量和性能特质,绝对不能是每一件都差异多多的手工版产品。

  很遗憾的是,手工版产品居然通过了鉴定,还列入补贴目录,所有的手续一应齐全,呜呼,谁晓得当的初工厂条件是如何审查通过的,这样的产品又是如何保障质量的,用户又是如何使用的。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很多企业实行模块化生产,外协加工件甚多,最终出品企业只是完成组装过程了而已。因此,如何进行工厂生产条件审查,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值得探讨。

  我以为,管理部门也好、企业本身也好,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应该对社会负责、对用户负责,具有社会良知和公共道德。

  工业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及其稳定的质量保障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加工设备和成熟的装配生产线。最近,我们去一家外资企业考察,看到部件、零件不着地摆放,高性能的激光加工设备,整洁的生产线,除尘、排烟设施,还有全员,全过程,零缺陷的质量管理理念,深刻印象,让曾经目睹过手工版加工产品的人不甚唏嘘。我不禁想起老约翰迪尔的话:“我绝不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不能体现最佳性能的产品上”。

  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管理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对购机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健康实施影响较大,应该刻不容缓。

  最后,我想劳驾问一声,如此“物以稀为贵”的手工版的农机产品,你买么?

  原文刊载:《农机质量与监督》2012年第10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969-1.html

标签:农机 手工

上一篇:农机合作组织“短板”多
下一篇:近些年来旋耕机在耕作机械中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