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有路可循
2013-05-22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基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机构应主动顺应农业的转型发展,积极寻求可持续的服务模式,促进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

  突出支持重点。在现有农村金融格局下,金融机构要从网点布局等特点出发,认真研究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过程中新的金融需求,以及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找准定位,实实在在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从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来看,应重点支持以下方面:

  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产一体化发展。

  支持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等五类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

  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进行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超市、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积极探索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的支持方式,通过金融服务,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着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以规模生产、新技术引进、机械作业、农产品深加工、市场化生产、跨区域流通,要从这些有别于传统农业的特点出发,实施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针对农业企业普遍缺乏有效资产抵押的情况,鼓励采取农产品存货质押、设施农业设备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其中对农业科技类企业重点推广专利、知识产权、商标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对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高、政府改革配套到位地区的企业和农户探索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利用新型金融产品实现多元化融资和风险控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针对期货市场交易的大宗农产品,研发推广结构性贸易融资、套期保值贷款、仓单质押产品,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

  利用农银租赁平台,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冷链设备和仓储设备的金融租赁服务产品。

  系统整合农业银行的产品、资源和政策,拟定覆盖市场营销、产品服务、业务流程、风险管控和品牌设计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设计农业园区带动、特色资源开发带动、村级经济带动等浙江特色的服务现代农业新模式。

  加强各涉农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在支农重点上的差异性,金融服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农业银行应发挥城乡联动、综合经营的优势,积极创新服务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模式,深化与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粮油收储、农业开发和代理结算等方面的合作;加大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合作,开放网络、结算、金库等服务平台,以代签银行承兑汇票、同业融资业务等方式有效拓展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半径;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合作,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采取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探索“信贷+保险”的融资产品。

  注重与供销社、农业担保公司等支农机构的合作,通过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产品流通服务领域的合作,构建农产品流通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主动与农业担保公司,特别是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的担保公司合作,推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担保公司为纽带、银行资金链为“血液”的一体化集中运作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模式。

  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利用政府部门在信息提供、行业指导、客户推荐、政策扶持等方面优势,加强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协调配合。根据财政资金直补项目竣工后拨付的特征,探索财政资金“先支后付”垫付贷款等融资方式。此外,还可建立与农业行业协会、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长效联系机制,及时了解现代农业科技前沿、行业发展趋势,提升金融支农效率。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612-1.html

标签:农机 金融服务

上一篇:下基层切忌“吓”基层
下一篇:政策对“三农”呵护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