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创新服务推动“三农”发展
2013-06-09   来源:盘锦日报   

  农村、炕头,农民们不是唠嗑打牌,而是经常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班”聊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话题,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去农家书屋或通过村里的远程教育系统学习科普知识。

  田间、大棚,人们种地不再是“听天由命”,防灾减灾技术和灾后恢复措施已深入人心;假种子、假农药的侵害日益减少,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农民群众懂法用法,普法宣传和培训活动遍地开花。

  近年来,市农委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为最终目标,深入基层抓好科技创新推广,指导市种(养殖)植业、林业和蔬菜设施生产;不断完善安全防控和行政执法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提升农民种植现代化水平,引领农民在小康路上大步前行。

  争当科技下乡技术员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是关键。市农委全面提高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到位率,今年以来,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十多个,推广集成技术十项、新模式二十几个,“三新”技术的普及率在70%以上。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效果显着,7100栋大棚秧苗农艺和农机紧密结合水田大面积机插,实现了142万亩,完成总种植面积85%以上,创历史新高。

  积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业信息工程培训,全方位培训青年农民的创业能力、电脑应用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上半年共培训青年农民1800多人,遴选培训示范户4320户,辐射带动农户6万多户。开通“三农”农信通工作平台,不断完善110技术服务系统,110技术咨询平台分类发展农户3200多户,发送各类短信3万余条。组织市县镇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参加培训农民4.3万人,总计超过12万人次。开展农技人员结对挂钩“五个一”服务活动,盘锦市182名市镇农技人员全部挂钩到村,每人挂钩培训指导10个农户,全方位开展农业技术、模式、培训、信息、政策等服务。

  做好安保防控执法员

  面对自然灾害,市农委及时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技术,先后累计印发技术材料2万份。进一步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市植保专业防治服务队伍发展到22家,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58万多亩,占总面积98%。

  通过加强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多层次监管,探索建立盘锦大米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正式投入实质性运行,各镇落实20个畜产品质量测报点、30个农药残留速测点,配备专兼职农产品质量监管员80多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扎实开展好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于今年4月初,便启动了此项工作,提出了年度具体工作要求,力行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做到应保尽保。2013年全省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覆盖面要达到60%以上,并力争实现新突破。

  充分履行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职责,大力度开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农民群众懂法用法的普法宣传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农业依法行政水平。组织开展农药、种子、肥料、兽药、饲料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50人次,检查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资经营网点980多个次。

  甘为生态环境守护员

  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市农委结合今年全市城乡绿化造林工作方案,坚持重点突出村屯、园区、水库的绿化,整合环保、交通、城乡一体化等多个部门项目,与绿化美化集成一体,打造精品工程。全市村屯绿化达到全覆盖。园区绿化主体实施种植或养殖小区绿化,以高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龙头,安排园区绿化24个,盘山县11个、大洼县13个;植各类苗木11.8万株。水库绿化。建设水库绿化4座,盘山县2座、大洼县1座、辽东湾新区1座。共绿化面积440亩,植树20.5万株。沟渠路坝实现全面绿化,新植与补造并进。经实地调查统计,可绿化沟渠路坝502公里,可植杨树小苗184.5万株,按县域划分,盘山县完成造林面积8020亩,植树161.34万株。大洼县完成造林面积2450亩,植树67.84万株。兴隆台区和双台子区完成造林面积263亩,植树4.02万株。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完成造林面积2214亩,植树25.4万株。

  做好融资的联络员

  市农委积极为全市广大农民进行融资。春耕备耕期间,他们组织全市农业部门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民群众之中,及时帮助基层和农民解决遇到的难题和困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困难农户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及时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保证及时种地,保证投入不减。

  全方位、多渠道为农民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协调两级联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并尽快下摆,以解决燃眉之急。对还去年贷款确有困难的农户,采取缓还、免除加息等办法扶持农民搞好备耕生产。

  建议各级信用联社的营业网点采取增设服务窗口、延长营业时间和下乡服务等措施方便农民借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贷款手续,并在贷款方式上灵活多样,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偿贷能力,采取信用、担保、抵押等方式进行发放。截至目前,全市春耕备耕资金总体需求6.2亿元,其中农民自筹3.3亿元,信贷资金需求2.9亿元基本下摆到位。

  据了解,目前光大银行沈阳分行对我市第二批企业贷款的投放金额正在进行核准审批,对第三批企业正在进行调查中,计划6月中旬,两批申贷的八家企业将获得2400万元贷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47-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三农 推动 服务 创新

上一篇:建设生态农业 秸秆还田成趋势
下一篇:新型农业发展机遇促农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