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2013-06-19   来源:中国农机互联网(作者:唐道权)   

  三、农机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主要是打造四大农机基础工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作用。

  1、农机水平提升工程

  提高农机化装备总量、提升农机化装备质量、改善农机化装备结构,实现农机化装备水平质和量的突破,是实现农机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工程。要切实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要求,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市场驱动、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要在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金土地工程、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等涉农项目中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特别要把机耕道、田间道路、提灌站、机库等农机基础设施列入建设内容,规范设计和建设标准。以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提高农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2、农机化示范工程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特点,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示范推广,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通过现代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实现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现有的农机资源整合起来,发展农机化示范基地,增强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农机装备综合实力,提高农机化示范基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内在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成为试验、引进、展示、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方式、引导农机化结构调整和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同时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要围绕耕、种、收三大基本环节,以强化服务和推广普及先进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为手段,全力推进粮食生产作业全过程机械化。继续保持强劲的推广力度,增加耕作机械的拥有量,以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大户为依托,稳步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与质量,降低生产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农机服务体系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农机服务体系,在发展思路上,要按照“政策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是农村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农机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典型培育、示范带动、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增加作业面积和收入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鼓励发展经营性的基层农机化服务组织,按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专业化、形式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扶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服务内容的农机化合作社,大力推广全程式、土地托管式、承包服务式、菜单式、自助式等服务模式。逐步拓展农机作业服务范围,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拓展,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综合开发以及其他机械化工程项目中去,拉长农机化服务链,提高农机化作业效益。开展畜牧养殖业种养、农产品加工产运销等“一条龙”作业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从改善教育基本设施入手,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依托“阳光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务培训等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以技能培训、推广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组织营运培训为手段,以培养一批作业能手、一批维修熟手、一批中介高手和培育一批新型农机化作业服务、农机维修服务、农机经营服务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目标,坚持农机技术培训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努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转化。

  4、“平安农机”建设工程

  以“平安农机”建设为主线,从宣传教育入手,以专项治理为手段,以增强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机化安全监管水平,依法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建立科学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健全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切身实现农机化生产高效、经济、低碳、环保、安全和谐发展。

  四、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政策是关键。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全面配合实施好各类农业项目,调动农户和社会各界投资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加速农机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此,农机部门要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法规、规章,切实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依法促进、依法监管,努力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多渠道争取投入,扩大农机购机补贴规模,将农机购机补贴资金集中向大中型农业机械、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倾斜,向农机大户、农机化服务组织、农机化企业集团倾斜,促成农业机械化有序高效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农机化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农机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产品通过深加工而带来的更多收益。

  2、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机化水平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抓好关键环节和技术的农机推广应用工作。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工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些技术瓶颈,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重点加强对水稻栽植机械、油菜收割机械的示范推广,加强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化技术研究,促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畜粪处理机械化、畜禽舍降温设施化,积极发展池塘及河道清淤、节水灌溉、机械化植保、生物防治等农村环保农业机械发展。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通过推广应用新农机新技术,努力提高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率。

  3、推动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以2013年中央1号文件“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国两会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等政策为动力,切实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积极做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加快步伐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切实提高其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同时,农机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搞好信息引导服务,支持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利用其自身装备和技术优势,以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纽带,采取基地和周围农户建立松散或紧密的联系,大力培育农机化龙头服务企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

  4、实施科教兴国方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农机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的增收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和直面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的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村建设复合人才。

  5、提升农机和农艺融合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

  按照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机械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不断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农业,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发展现代化农业。

  6、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农机化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和国情农情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稳定农机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完善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逐步健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化经营服务体系。

  7、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积极推进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等服务,促进先进适用农机具和新技术进村入户。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程,整合资源加速农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建设,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及农机化信息服务,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精细化管理、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老百姓喜欢的宣传方式,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等信息。引导农民购置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经济、环保、低碳、安全、适用的农机具,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要加强农机和农艺的有机融合,切实做好农机具的选型与改进,不断完善农机具性能,提高农机具的科技含量。充分实现农机和农艺相融合,积极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解决传统的粮食生产中的效率低下问题,努力发展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大力引进适应生态的有观赏功能作物及其机械设施,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26-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对策 作用 建设 农村

上一篇: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需抓好五方面工作
下一篇:力推新型职业农民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