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着力打通农技推广“末端瓶颈”
2013-07-30   来源:中国财经报网(作者:李存才)   

  甘肃省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具有潜在优势的当地特色农业难以形成经济优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受“末端瓶颈”制约难以落实到位。

  2012年,国务院综改办确定甘肃省为首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一年来,甘肃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土专家”、“田秀才”持证上岗

  秦安县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该县刘坪乡何湾万亩蜜桃基地位于海拔1550米的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色泽鲜艳的蜜桃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殊不知,今年4月上旬,这里曾遭遇突如其来的霜冻天气,面对减产减收的前景,果农们忧心忡忡。关键时刻,农业技术员邓斌武、邓爱军,迅速组织果农进行技术防灾处理,不仅有效抵御了霜冻,还促进了果树生长,受到果农们的好评。

  邓斌武和邓爱军是甘肃省秦安县何湾乡邓平村农民,两人分别拥有高中和大专文化学历。自2006年以来,他们在何湾万亩蜜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已达7年。

  秦安县主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副书记裴贵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秦安县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他们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确定350个条件较好的行政村作为试点村。2012年首批试点村涉及11个乡镇的60个行政村。目前已挂牌成立了60个公办民管,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集技术指导培训、农产品监管、农资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社,搭建起为农业生产提供全过程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平台。

  邓斌武和邓爱军就是经过层层选拔后,和全县其他177名农业技术人员一起脱颖而出的。他们是秦安县首批持证上岗的村级农业技术人员。

  打破“瓶颈”,探索农技进田入户长效机制

  2012年甘肃被列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后,为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末端障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找到农业现代化新途径,该省确定静宁、秦安等12个县选择610个村开展试点,并落实试点资金1.5亿元,努力在从四个方面建立农业技术进田入户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技术能力和村级承接能力,主要解决在村级层面“有人管事、有能力管事、有条件管事”的问题,使村级技术推广有人组织实施。二是要提高试点地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服务能力。把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向每个农户。三是在试点村搭建一个农业技术综合应用平台。四是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各试点县在上级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下,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对开展试点工作给予支持。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401-1.html

标签:农机 末端 瓶颈 推广 农技 着力

上一篇:如何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下一篇: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树立生态农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