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膀不动腰不弯就把粮田种
2013-08-0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金慧英)   

  7月底,记者来到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岳家庄村,在一望无边的玉米田地上,有三台拖拉机在纵横驰骋,施肥中耕。这个村的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天津市静海县祥福园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共集中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

  天津市静海县从2012年开始,鼓励和引导农民依托村级组织或农村能人自愿组建这样的新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静海县委书记冀国强说:“我们计划每年发展10个土地流转合作社,每年流转土地10万亩以上,力争到2016年,全县有50万亩高标准粮田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高效化经营,确保全县80%以上的农民从中受益,实现就业增收。”

  采访中,天津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张国庆这样评价:“静海县的试点做法,很好地回答了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如何让粮食种植走向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更好地保障城市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大问题。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是我们基层干部走群众路线的一个抓手,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还促进了乡风民风和谐。”

  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就业增收

  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静海县,地处九河下梢,拥有耕地100万余亩,人均占有耕地2.1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和各种蔬菜、水果等。静海县同时围绕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区、区域物流中心、健康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这一总目标,实施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民居住社区“三区”统筹联动发展。这里的广大农民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的行列,逐步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以大邱庄镇为例,目前全镇总投资130亿元正在加快建设以宅基地换房为核心的200万平方米的示范小城镇,全镇26个村街农民在陆续搬进新居。工业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占到经济总量的87%。

  “天津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加之农村的土地分散在各家各户不成规模,年轻人都去工厂上班了,农民逐步住进楼房,将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天津的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这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同时,土地是农民的财产,如何运用好土地财产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也是我们当前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谈起这项探索的缘由,天津市农委经营管理处处长陈汝军如是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利用农业机械化实现土地向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流转,保障进城农民的基本生活――吃粮食和蔬菜。并且解放出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愿意继续务农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土地流转后也利于与大公司合作搞农业园区。”采访中,静海县农委主任王凤水说。

  还是在今年4月12日,当记者来到静海县西翟庄镇顺民屯村中药基地的200亩地块时,几台1354大型机械牵引着深松旋耕机、平整机作业,不一会儿半扇地就深松平整完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398-1.html

标签:农机 粮田

上一篇:浅谈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
下一篇:岁月百年,造就常州现代农业装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