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关于山东省东明县农机化发展与农机补贴情况调研分析
2013-10-24   来源:菏泽市农机局(作者:薛方军)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以来,东明县农机化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农机化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农机保有量逐年增加、农机化结构逐渐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渐健全、农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加强,同时科教培训紧扣新技术新机具和现代农业,农机“两新”推广整体提升重点突破,为我县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东明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固定资产总值、农业机械保有量分别由2004年63.59万千瓦、2.92亿元、11.02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135.86万千瓦、6.91亿元和12.66万台,分别增长113.65%、136.64%和14.88%,年均增长12.61%、15.18%、1.65%。  2004年,拖拉机保有量9338台,大型拖拉机893台,以上海-50、天津-60为主要机型,站9.52%,中型拖拉机1416台;小麦收割机920台,以65马力以下的机型为主,机收率63%;玉米收获机还没有出现。到2012年,拖拉机保有量9470台,大型拖拉机4730台,站46.15%,以东方红、福田欧豹90-100马力的拖拉机为主要机型,中型拖拉机655台;小麦收割机3100台,以100-115马力机型为主,机收率99.9%;玉米机播率达到100%,玉米联合收获机从2005年的9台发展到2012年的751台,以自走式带秸秆还田剥皮型为主要机型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花生联合收获机、深松机、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相继投入农业生产,为东明县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农机化发展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农机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由结构功能单一型机具向多功能、组合、复式作业机具转变,田间作业由传统简单粗放模式向精细化、标准化作业模式转变,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及农村各业机械化转变。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催化新一轮农机装备更新热潮。东明县2005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补贴资金连年增加,从2005年的20万元激增到2012年的1258万元,是2005年的62.9倍,中央、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补贴资金达到4555万元。我县农民购买农机补贴机具种类,由2005年的纯农田作业的3种机械,发展到2012年的包含水产、畜牧、设施农业、田间管理、农田灌溉等24种机械,100余机型。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民群众购机热情日渐高涨,投资农业机械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九年间累计投资额达3.99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三、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增长,农机服务产业化水平显着提升。随着中央1号文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落实,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效益进一步提高。随着2008年我县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是我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2012年,全县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58个,其中示范性农机合作社11个,合作社成员1201人,农机总值8850万元,机具2762台,其中拖拉机348台、小麦收割机311台、玉米收割机97台。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服务,逐步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全年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近200万亩,作业收入7000余万元。全县组织跨区作业机械2500余台,作业收入7400万元。

  四、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显着增强。我县紧紧围绕农机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积极开展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机执法能力与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组建农机安全技术服务队,深入乡村、田间、合作社等生产一线,将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实用技术送到村户,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9年来,培训各类农机人员近5万人,其中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3620人;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并上网132个;农机职业技能鉴定2030人;创建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43个;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户4820台,驾驶员考证3620人,农机挂牌率、驾驶员持证率连年提高。5月25日,县农机监理站被山东省农机局评为全省第一批“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8月22日,省农机局和省安监局命名表彰我县为“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五、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着。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县乡村层层建立示范园示范点,层层召开现场会、演示会、观摩会等形式,进行宣传示范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认识和机手的操作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花生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2012年,全县已建立县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园2处,乡级12处,40个村级示范点,建设花生机械化生产示范园2处,全县农机示范园总面积达到17000亩。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等重点机械优先补贴,应补尽补。共补贴小麦免耕播种机36台、深松机196台、玉米收割机21台及其他保护性耕作机械756台。完成小麦秸秆还田60万亩,玉米机播57万亩。秋季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59.5万亩,土地深松26万亩,小麦免耕播种29万亩。9月27日,“全市玉米收获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会上,朱县长代表县政府介绍了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得到市政府领导和各县区的一致好评。

  虽然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农机化整体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农机化发展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制约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突破;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还存在服务主体实力不强、服务范围较窄、专业人才缺乏、基础条件薄弱等突出问题,与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尚有明显差距。

  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土地家庭承包体制,一家一户承包土地过于分散,地块面积小,农户的自主意识强,组织起来困难较大,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高效节能多功能复合式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226-1.html

标签:农机 补贴 情况 调研 分析 发展 山东省 关于

上一篇:家庭农场:规范发展难在哪里?
下一篇:粮食存“银行” 保值又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