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农机制造业如何稳坐“世界工厂”头衔
2013-11-01   来源:中国农机总网   

  目前,中国的农机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向更高阶段过渡的已经日趋明显,随着国内农机含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施工升降机,未来十年间,中国的农机工业也将从制造简单、粗糙的小型产品,向生产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和良好质量水平的农机产品过渡。而通过中国农机市场近十年来的发展,不少企业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实力。

  跨国热掀起新一轮品牌整合热潮

  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和成熟,在开放的世界经济舞台上合理配置和高效组合全球资源,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跨国公司以直接出口、间接出口和建立生产基地等方式逐步进入我国各个行业领域。农机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始于1978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个可预见的潜在市场逐渐显现,农机跨国公司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以其全新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经营模式等给我国传统的农机工业带来了挑战与压力。我国加入WTO后,这种形势更为严峻。

  从世界农机工业发展过程来看,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农机企业掀起了一轮品牌整合热潮,众多跨国农机巨头纷纷诞生。诸如菲、福特、纽荷兰、、万国、斯太尔、法莫整合为凯斯纽荷兰,阿里斯查理莫斯、麦塞福格森、芬特、挑战者、维创、怀特、奥利弗、密尼阿泊里斯莫林、新思路、格林那尔统一收归爱科集团旗下;赛迈、道依茨-法尔则联合成为赛迈道依茨-法尔。

  而随着中国农机企业的发展,国际、国内企业的合资合作、重组并购也层出不穷。通过资本整合,迅速壮大企业规模,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实行免费维修或换件,打造农机行业的航空母舰,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不二选择。约翰迪尔、纽荷兰、常发、马恒达、五征、爱科、中农机等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通过购并重组来提升自身实力,塔吊价格。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塔吊,整合资源应对挑战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013年的中国农机市场,品牌整合以及整合后的发展情况依然会是业界的焦点。

  我国农机行业的处境着实尴尬

  一、品种不足国外一半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载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却充满挑战。当前,国际知名农机跨国公司在加速抢滩中国的同时,正凭借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优势垄断国内高端市场,这些跨国巨头不断把原本的合资公司变成其独资公司,进一步压制国内企业和品牌,此外,加大农业应用投资成本,我国的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

  我国农机产品的品种为3500种左右,仅为国际农机总数的一半,丘陵、经济作物等领域农机产品的空白点依然很多。从全球范围看,国外农机产品种类已达7000多种,并基本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而我国农机产品的品种只有3500多种,仅实现了粮食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丘陵地区、经济作物中的很多领域的农机产品的空白点还很多。宗锦耀把这种情况概括为“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并称之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与此同时,国际知名农机跨国公司正加速抢滩中国,凭借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优势垄断国内高端市场。

  除了品种不足,我国农机产品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制造水平、产业组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拖拉机为例,“我国300马力拖拉机仅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180马力的也才解决了批量生产的问题,而国外500马力拖拉机基本实现了批量生产。”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慨叹。

  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国外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柔性制造。“即在一条混合组装线上,既可以组装拖拉机,又可以组装收割机、插秧机等。”李树君回想2011年9月在日本考察时的见闻说。

  产业组织方面,国际农机巨头已经实现了集团化,从数字化设计到高端制造,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的全产业链;而国内农机行业存在共性技术缺失,转化机制弱化,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的问题。

  谈及农机技术水平的差距,陈志特别强调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件,他认为“三基”依然是制约我国农业装备水平提升最要害的地方。“我们模仿的产品,越来越像,但是在关键部件的研究上却进展缓慢,这是制约农机产品水平提升的问题所在。”

  “比如很多玉米收割机企业规划了巨大的两行机的产能,但是在关键部件的研究上却着力不足,几乎没有人做基础性的东西。”陈志还建议,应加强土壤植物机器系统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209-1.html

标签:农机 世界工厂 如何 制造业 中国

上一篇:规范耕作种植垄距尺寸势在必行
下一篇:略论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