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模式区域化、技术标准化、全程机械化
2013-11-06   来源: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高起点上,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两大目标,农业部在总结高产创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行动,形成了涵盖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4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的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本报将结合农时季节分专题刊发技术模式摘要及专家解读,今日推出小麦篇。――编者

  每到秋冬种,“稳定播种面积”就成为农业干部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尽管面积是粮食稳产的基础,但种与不种,种多种少,农民心里也有一杆秤――按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2.24元/公斤、小麦平均亩产343.6公斤计算,1亩小麦毛收入770元,仅为2012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的1/3。“种一季粮不如打一月工”,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能否破解“国家要粮”和“农民要钱”的矛盾,能否在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而粮食连年增产的高基数上,继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事关农民增产增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农业部10月初发布的涵盖4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五大粮油作物的58个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引人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编制的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对农民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

  Q1不同技术模式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专家:着眼于小麦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分区分类找到突破口

  黄淮海麦区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二熟为主,小麦10月上中旬播种,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此外,干旱、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条锈病、纹枯病危害较重。

  “黄淮海麦区气候生态条件总体适合小麦生产,但也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介绍说,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是在总结6年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凝炼、提升而成的,它按照区域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种植制度、制约因素等情况,将黄淮海小麦产区分成南部水浇地麦区、南部稻茬麦区和北部水浇地麦区和旱地麦区4个区域,以便分区、分类找到突破口,充分挖掘小麦增产潜力。

  “影响小麦产量和效益提升的限制因素不同,采用的技术模式也不同。”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朱新开介绍说,7大模式主要着眼于解决3个技术瓶颈:一是技术的集成配套问题,破解生产中机械、经济、人力等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制约;二是技术的示范问题,强调农机与农艺配套在适度种植模式上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技术体系的机械化问题,强调农机与农艺的配套结合,减少劳动力投入。

  “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是根据各地的生产实际,围绕当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关键技术优化集成的栽培模式。”山东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栽培研究室主任王法宏认为,采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能够进行比较规范的小麦生产作业,同时避免发生因品种盲目引用、水肥管理及病虫草防治不合理等造成小麦减产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196-1.html

标签:农机 全程 区域化 模式

上一篇:合作社应成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主体
下一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助力“三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