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抓住品牌的“牛鼻子”
2017-08-2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完善新机制——

  为淮安品牌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保障‘4+1’工程的实施,必须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结构,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淮安市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肖进方对记者说。

  在淮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同唱一首歌。

  如今深受市场欢迎的淮安大米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为人所知。实施“4+1”工程后,粮食部门尝试一个全新的思路:融合稻米产业各个环节,形成一条紧密衔接、统一管理的产业链。这种“三链融合,六点统一”的发展思路,即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融入价值链、品牌链,积极推进“统一良种、统一种植、统一收储、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工作,并组建“淮安大米产业联盟”,为联盟企业共创机遇。

  这也给淮安市供销社带来了新思路。在市供销社主任王乃良看来,“三链融合、六点统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为产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为此,淮安市供销社就如何搞好全程社会化服务做了许多探索。供销社不仅牵头组建了全市规模最大的无人机植保专业队伍,达到日防治面积5000亩以上,而且还发挥供销社系统流通优势,运用“互联网+”模式,筛选、整合优质稻米资源,通过订单生产、电子商务、农产品深加工等多种方式拓宽粮食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好品牌,必须要标准化生产,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我们政府要做的就是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服务体系,推进全程化的服务,这是农民在产业发展中最需要的。”肖进方说。

  “自从把地委托给公司种,我们农民就成了‘甩手掌柜’。肥料人家给施,测土配方缺啥补啥;无人机打药;拿粮食还能换下一季的种子、肥料,你说有多好!”涟水县南集镇农民李寿才谈起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好处,如数家珍。李寿才提到的“公司”就是淮供欣隆现代农业全程服务有限公司,是淮安市供销社结合当地“4+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独资组建的为广大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企业。

  据了解,从2015年起,淮安市供销社开始着力构建以企业为核心、县级服务平台为基础、基层服务组织为支撑的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稻麦规模种植主体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建立县区服务平台3个,累计服务面积达18万亩。

  构建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离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据淮安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印亚琴介绍,截至2016年,淮安市农机合作社总量达到968个,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国家级农机示范合作社15个,全市拥有各类机具35万多台(套),服务农户约70万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位居苏北第一。

  淮安市的农机合作社不仅全面推广“托管式”“订单式”“五统一”作业新模式,还积极探索“联耕联种联管联营”服务新机制,目前全市开展全程一体化服务的农机合作社近300家。在实际生产中,淮安市还着力解决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机械化生产问题,现在全市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了83.6%,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水平也达到了75%,“智慧农机”等新型的“互联网+农机”的服务形式也开始出现。

  培育新动能——

  新型经营主体成品牌农业兴起生力军

  农业品牌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规划、政策扶持,但归根结底,品牌建设是市场行为,政府只能“搭台”,“唱戏”的还得是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位于青江浦区的淮香食用菌产业园,是淮安市最大的杏鲍菇生产企业,集食用菌生产、销售、加工及菌种、菌料生产销售于一体,该企业的产品已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市场。记者在一期项目刚刚建成的大厂房里看到,工人们正在生产车间里忙碌地装料,自动化流水线紧张地运转着。“我们这里每天约有50吨新鲜的杏鲍菇生产出来,等到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日产菌包63万包、杏鲍菇鲜菇350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杏鲍菇生产企业,占全国杏鲍菇市场的三分之一。”产业园经理徐淮如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淮香食用菌产业园在杏鲍菇的技术研发上已经拥有13项发明专利,一期工程还新建了研发中心,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工作站。“这家企业未来将具有食用菌行业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淮香食用菌产业园的建成,也将带动我们淮安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张进成说。

  在品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淮香食用菌产业园的建设只是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其中的一个缩影。淮安市还引进建设了江苏天裔鸽业项目,这个集蛋鸽生产、孵化、繁育、研发于一体的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鸽蛋5000万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蛋鸽养殖基地。同时,温氏1000户代养计划也将启动,实现养猪的高科技、工业化和绿色循环。据统计,2016年,淮安市累计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30个,完成投资近100.6亿元。

  龙头舞起来,产业活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创建,新型经营主体是主力。洪泽区澳蜜尔家庭农场采摘园内连日来游客不断,农场主孙军介绍说,他家的农场靠近洪泽湖古堰景区,现在又是采摘旺季,一天要接待散客300多人。“农场300多亩地,一年四季都有瓜果采摘,每年纯赚个五六十万元不成问题。”据了解,随着洪泽湖、白马湖旅游开发提速,洪泽区“种植+旅游”模式的家庭农场不断涌现,仅沿两湖旅游长廊,就已有十多个农旅结合的家庭农场。目前,淮安市家庭农场总数已达38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126个;而由水稻种植、育秧、仓储和大米加工、销售等21个龙头企业组建的“淮安大米产业联盟”如今已经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年产“淮安大米”76万吨,每年为稻农增收3亿元。

  “4+1”工程的实施,成为淮安农业品牌快速崛起的推进剂,淮安品牌农业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也一路走高、渐成气候,由这些品牌产生出更多的溢出价值,也帮助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这都为淮安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安市的品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淮安市未来农业的发展大有可为。我们的第二产业食品工业去年已经超过千亿元,正是农业打下的良好基础。未来,我们还要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继续推进‘4+1’工程,全力做好淮安品牌农业这篇大文章。”姚晓东充满信心地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206403-1.html

标签:农机 牛鼻子 品牌 抓住

上一篇:农业现代化要先做人的文章
下一篇:农村“三块地” 改出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