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药不再是那个农药
2017-03-24   来源:经济日报   

  从低毒到低风险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里,农药危害极大,几乎“等同于”毒药。而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农药经历了低效高毒、高效高毒、高效低毒和高效低毒低残留4个阶段。现在,农业生产中所应用到的农药,已经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药了。

  最大的不同是化学成分和结构不一样了,过去的农药多为含氯、砷以及有机磷,现在多为仿生农药,毒性大大降低;同时,农药的作用机理也不同,过去多为神经毒剂,容易引发人类中毒,现在有影响昆虫能量代谢、物质合成的新农药,对人体影响相对较小,并且效果好、用量少。目前,我国含有高毒农药成分的产品比例不到2%,低毒和微毒农药产品达75%以上。

  尽管如此,随着人类对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也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了。

  郑永权打了几个比方,氟虫腈是一种典型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有效杀死蚜虫、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等害虫,一度广受欢迎。然而,人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蜜蜂对氟虫腈非常敏感,蜜蜂在采集带有极微量的氟虫腈花粉后,很可能会造成整箱或整窝蜜蜂的死亡;再比如磺酰脲类除草剂,也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每亩地仅用1到2克就可有效去除杂草,但是长期使用后,会留在土壤中造成后茬作物死亡或植株矮小。

  此外,郑永权指出,即使是同一种农药分子,在空间中可能造成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毒性机理,对非标靶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S-异丙甲草胺和R-异丙甲草胺,两种分子互为作用,都可除草,但后者在使用中存在致癌风险。这种相同分子式、不同空间结构的农药被称为“手性农药”。目前,手性农药约占现有农药的40%,将这些隐藏在分子中的风险进行分解、剖析并加以防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此背景下,郑永权及其团队提出的“高效低风险”农药概念非常符合当前人们对农药使用的要求。据悉,该体系通过低风险剂型设计、低风险应用技术和管理政策引导,把农药对作物、农产品、人畜、环境等的风险控制在人类可以接受的范围,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农药的“高效低风险”也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就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3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亟待产业化推广

  为方便技术推广和农民使用,科研团队还研发出了一整套“科学选药、合理配药、精准喷药”的高效低风险施药技术。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蒋红云介绍说,第一个环节是选药。过去农民使用农药凭经验,准确性低。现在,利用团队研制出来的26套精准选药试剂盒,只需把田间害虫捕捉放到试剂盒内,1至3小时内观察其死亡率就能判断这种农药是否有效,并且可以实时跟踪调整用药,这就使选药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其次是配药。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明了药液沾布比对卡,指导田间合理配药,农药利用率因此提高30%。再次是喷药。研究团队发明了农药雾滴密度指导卡、测试卡、比对卡的“三卡”联用,实现了精准喷药,从而减少农药喷施量30%至70%。

  技术有了,但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是不够的,关键是能否进行产业化推广。据悉,研究团队设计了高效低风险农药剂型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负责此项工作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黄启良告诉记者,通过高效低风险农药有效成分、助剂的筛选,研究了配方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增效关系,评价了配方组合的生物活性及安全性,他们研发出可分散油悬浮剂新产品。这种新产品使用植物油等低风险溶剂,可完全替代乳油中苯类有害溶剂。

  目前,科研团队设计开发出水基替代油基的高效氯氰菊酯、烯酰吗啉、苯醚甲环唑等水基化新产品,其中有10个获得了农药登记并实现了产业化。2013年至2015年期间,项目成果推广应用面积1.8亿亩次,新增农业产值149.9亿元,新增效益 107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204600-1.html

标签:农机 那个 不再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惠民“红包”
下一篇:东北三省一区继续深化玉米等收储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