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为田野持续注入丰收动力
2016-09-1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农业科研服务机构有何作为?如何作为?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在科研、推广尤其是推广理念、模式上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需求的特色科技服务新路。

  变“助推”为“引领”——服务理念在基地与平台建设中实现新提升

  “用一个品种(技术),帮扶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这是2005年,江苏省农科院针对对口扶贫地区提出的口号和付诸的行动。10多年来,这一口号的宗旨没有变,但内涵和外延却在不断延伸和拓展。院长易中懿说:“围绕地方发展实际,用科技培植、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变助推为引领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应成为农科部门的责任和目标。”

  变“助推”为“引领”,江苏省农科院服务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在转变,措施也在强化。副院长郑建初说,缺乏有效抓手和长效机制是农业科研、推广部门高效服务地方存在的普遍问题,对此,江苏省农科院整合全院优势资源,重心下移,重点加强科技服务基地和平台建设,打造成果就地转化、项目直接落地、服务持续跟进的“基层农科院”。

  “桃子卖得俏,多亏了省农科院!”新沂市农委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省农科院专家带来了自主培育的“霞脆”“霞晖”新品种,填补了全市7月中旬没有水蜜桃上市的空缺;技术上,专家们长期蹲点,传授果农微喷灌溉、全园套袋、高光效树形等栽培新技术,亩均增产达15%以上。目前,全市水蜜桃面积已达3.5万亩,亩均产值1万元以上。

  围绕重大成果产出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院成果产出规划,顶层设计科技服务项目,通过科技要素的持续注入,提升农业竞争力,引领地方现代农业稳步快速发展。靖江香沙芋系列产品、新沂水蜜桃、常熟碧溪蔬菜等10多个地方特色产业在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基地和平台的带动下,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据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处长羊杏平介绍,全院已在全省65个县(市、区)独立或与地方共建示范基地100多个、科研平台20多个,帮扶100多个行政村,对接40多个农业园区、5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支撑覆盖全省40%以上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推广院自主创新的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100多项,累计应用面积超过2000万亩次。

  变“上浮”为“下沉”——服务模式在机制与体制创新中实现新转变

  2015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依托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江苏荣列首批10个试点省份之一。作为全省两个项目实施单位之一,江苏省农科院围绕“稻麦”和“果蔬”两大主导产业,分别在六合和溧水建立了现代科研试验基地,在泗洪等县(区)建立了4个稻麦示范基地,在常熟等地建立了3个果蔬示范基地,并建立了7个基层农业科技专家服务站和21个农技推广服务站,大力探索“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链条式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

  “这是从国家层面对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给了我们继续改革、完善科研、推广服务模式的信心和决心!”郑建初说,新模式的建立需要创新科研、推广体制机制,关键环节是引导包括专家在内的优势资源变上浮为下沉,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技服务持续跟进。

  近几年来,江苏省农科院下辖的13个专业所和11个地区所均陆续成立了科技服务部,每个服务部均需按照有人员、有项目、有基地、有影响、有台账的“五有”目标对接科技服务基地与平台,一线科技服务人员每年在基层蹲点时间不低于100天,待遇与研究岗位的科研人员同等,但职称晋升上给予优先考虑。

  向地方选派科技副县(区)长,通过科技资源和行政资源的有效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2011年以来,江苏省农科院先后与宿迁和淮安两地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分别向两市区县选派科技副县(区)长、挂职干部30人次。以科技副县(区)长为纽带,专家、技术、成果、项目为支撑,5年来,江苏省农科院在两市共实施项目80多个,投入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01年5月28日,“苏浙沪农科院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团”正式成立,借助联合服务团,江苏省农科院组织三地专家团队在南京、南通、无锡等多地组建了科技联合示范基地,并通过送科技下乡、专题技术讲座、专家咨询热线、农业发展论坛等多种形式,定期深入江苏农业生产一线,为普通农户、种养大户、企业负责人等面对面开展科技服务。

  变“花盆”为“花园”——服务成效在产品与产业升级中实现新跨越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多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培育形成了一大批产品质量优、竞争实力强、市场知名度高的品牌农产品,其中,不断增强的农业科技实力就是关键因素。

  今年3月份,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选育及食味品鉴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举行,由江苏省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南粳46”综合食味分超过日本对照样品,和日本“越光”等5个品种共同摘得“最优秀奖”桂冠,为中国食味大米品牌争得国际荣光。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品牌农业市场,江苏省农科院在食味粳稻、特色果蔬等江苏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中,用科技催生出了品牌农业打造的连锁效应。南粳系列大米、金陵系列番茄、苏椒系列辣椒、靖江香沙芋、碧溪蔬菜等众多品牌农产品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其中,南粳系列水稻2015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带动相关种植户亩均增收300多元。

  从产前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到产中解决生产难题,再到产后一起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江苏省农科院的科技服务内容在不断丰富,链条在不断延伸。仰徐葡萄园是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仰徐村与江苏省农科院沿海所共建的葡萄基地,面积超千亩。从单一的葡萄种植逐渐发展成为集新品展示、新技术示范、葡萄深加工、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江苏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征程上,江苏省农科院正不断延伸和拓宽科技服务新路,用创新书写江苏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94429-1.html

标签:农机 动力 注入 持续

上一篇:甘肃重旱:一年到头白忙活 农忙时节空寂寥
下一篇: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与河南农大共建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