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看东北:探访大荒地村实践 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2015-11-19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土地流转,村民开始市民化工作和生活

  2010年,依靠东福米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刘延东,成了大荒地村的村党委书记。成了村里带头人的刘延东既要为本村农民着想,也要让企业发展,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成了最好的选择。如今,“离土不离乡、上楼不失地”的愿景已成了兑现的诺言。

  2010年3月,在土地经营权不变、农民自愿的双重条件下,大荒地村以每公顷1.3万元的价格,每公顷2500元国家直补归农民自己所有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全村700公顷土地全部流转,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村委会成立水稻种植公司,与东福米业签订生产订单,对流转后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完成土地流转的农民在年初就能拿到土地的全年收益。

  解决了土地流转,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接下来是稳定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刘延东靠的是产业支撑。东福米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愿意种地的去种地,愿意养殖的上我牧业公司四个厂子去”,刘延东说。村里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在东福米业下属的服务公司上班。集团上上下下共一千多就业岗位,其中80%是当地村民,农民摇身一变都成了产业工人。

大荒地村党委书记、东福米业董事长刘延东.jpg

大荒地村党委书记、东福米业董事长刘延东(人民网王嘉澍 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刘延东深知农民的故土情节。在刘延东看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人即便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也不会轻易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其次,农民进城就业、居住的难度也非常大。所以,刘延东又开始了带领大荒地村就地城镇化的征程。

  如今,大荒地村已建设起了100多栋具有满族风情的新居,900多户农民住了进来。新村落中还建有老年公寓,村里65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入住。自来水供应、房屋供暖、污水处理等设施和服务一应俱全,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村里还有一所与吉林市人民医院合作建立的卫生院,建成公共浴池、大礼堂、健身广场、高档篮球场、公路、草坪绿化等涉及村民生活的环境设施及配套设施,九年制义务学校和商贸中心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村民不用出村便可以在公共服务方面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待遇,实现了就地上楼、就地就业、就地就医、就地上学、就地购物的就地城镇化建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82590-1.html

标签:农机 大有可为 实践 荒地 东北

上一篇:关注“卖粮难”:粮价太低 卖着心疼
下一篇:解决“卖粮难”要突出农民利益保护